首页 > 孩子 > 當孩子打人、咬人時,家長的做法很重要,尤其是第二點!
當孩子打人、咬人時,家長的做法很重要,尤其是第二點!
孩子 打人 无题

2024-07-18 01:00:00

1

“家裡有一個喜歡打人的小孩,是什麼樣的體驗?”

朋友思文最近是深有體會,暑假還沒過去一半,她因為娃打人、咬人的事,不知道和小區裡的家長道歉過多少次。

說來她也奇怪,在家挺正常的孩子,怎麼一出去就喜歡和小夥伴動手呢?

這不,前幾天晚飯後,思文帶娃到小區放風,兒子和一小姐姐玩小汽車正嗨,思文也乘機鬆口氣和家長們聊聊天。

可天還沒聊熱乎呢,就被小姑娘的一陣哭喊聲打斷了。

幾位寶媽順著聲音一看,好傢夥,思文的兒子正咬人胳膊,把小姑娘給疼的。 

思文見狀,二話不說上前把兒子提溜一邊去,狠狠嗬斥幾句後,趕緊給人道歉。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好在小姑娘沒啥事,思文又買了點零食作為賠禮,才糊弄過去。

可這件事過去了,還會有另外類似的事會發生,想想都讓思文一個頭兩個大。

為了解決這一大難題,思文就各種查閱書籍,還向我們寶媽圈取經。 

都說養娃是升級打怪,打完一關還有一關,一關更比一關難。

其實,針對孩子打人這個難關,很多寶媽都不陌生,因為無論處於哪個年齡段,尤其是6歲前,孩子打人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玩遊戲、吃零食、做活動.....甚至在公眾場所,只要發生矛盾,都有可能發生小朋友打人的行為。 

對此,很多父母不明白:

平時教育得挺好的,怎麼還會出現打人、咬人行為?

孩子出現這種現象,作為家長,我們又該如何做呢?

別著急,晨媽這就給大家鬆鬆神經,教大家更好對待孩子打人現象。

孩子為什麼打人、咬人

關於孩子打人,只有當我們了解孩子打人背後的形成因素,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矯正這種行為。

其實關於孩子打人,常見有以下四方麵的原因:

  • 孩子精細動作發展不成熟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叫精細動作,簡而言之,就是孩子手指動作的精細程度。

比如不怎麼會拿取東西的寶寶,他們會用整個手來抓取,抓得粗糙且毫無章法。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後期隨著手部動作的精細化,他們會靈活運用手指來完成。

所以,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精細動作發展不一樣,有時一著急,手部動作就顯得粗暴了一點。

我家蛋蛋有一次就因為自己的笨拙而鬧了不開心。

本來他想通過拍拍頭表達對鄰居弟弟的喜歡,但一不小心,動作重了,看起來就變成打人了。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過於著急,要梳理孩子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然後引導娃如何恰當地表達。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 模仿家長

毫無疑問,孩子的第一任和終生的老師是家長。

在孩子思想意識發展不成熟階段,他們大部分的行為都是通過模仿家長產生的。

如果家長性格暴躁或者喜歡動手動腳,那麼孩子長期在這種環境渲染下,也會變得易怒有攻擊性。 

一個前同事就曾抱怨自家娃易怒易躁,和小朋友處不來,他經常因為孩子打人被老師叫到學校去。

但其實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孩子,他平時和老婆的相處就容易急脾氣,兩人也會發生一些肢體摩擦,孩子耳濡目染才變成如今模樣。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所以,孩子出現問題,家長也要第一時間找找自身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幫孩子矯正。

  • 影視劇影響

現在生活條件好,小孩普遍接觸電子產品比較早,各種各樣的動畫片、影視劇也會蜂擁而上。

如果家長疏忽不加以篩選和引導,孩子也會被電視中的一些情節吸引,繼而生發出模仿的想法。

比如最受孩子喜歡的《貓和老鼠》裡麵,就有一些為了營造喜劇效果而刻意做出的打人動作。

好笑的同時,也會讓孩子心生模仿的想法。殊不知這樣的行為,會給他人造成困擾甚至是傷害。 

所以,晨媽給到大家兩點建議:

其一,盡量陪著孩子一起看動畫片,不要放任孩子一個人觀看;

其二,觀看過程中,遇到此類情節,要引導孩子學會辨別。

如此,才能用電視給孩子打開新世界大門的同時,也能規避一些認知上的差距造成的行為偏差。

  • 不會準確地表達情緒

孩子純粹得像一張白紙,不加任何雜質。所以很多時候,他們的情緒都是外露,且不加遲疑的。

有時遇到自己喜歡的事,就會拍手叫好,如果被同伴惹得不高興了,就會下意識地想推一把。

而且他們也喜歡用打一下、碰一下的方式來引起對方注意,表達自己想一起玩的意願。

只不過言行會有偏失,給他人和自己帶來一些不好的體驗!

家長要如何做?

  • 幫助孩子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喜好溢於言表,有時候見到喜歡的人或事物,會很誇張地表達出來。

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引導孩子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比如“你喜歡這個妹妹是麼,那咱們過去打個招呼”,問下可不可以一起玩~

教會孩子用打招呼、或者拿玩具等方式來吸引小夥伴的注意,來表明自己想加入他們一起玩。

孩子社交不可怕,重要的是家長要傳授孩子經驗,幫助他們展開愉快的社交。

  • 家長做好孩子的榜樣

都說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言行舉止盡量做到寬容周到、情緒平和,那麼孩子,也會從中學會到很多待人接物的方法。

而且家長們千萬別忽略這些,也不要覺得孩子小不會懂。

但事實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腦海中,並形成自己的第一認知係統。

  • 對孩子的打人行為,不要反應過激

生活中,很多家長對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第一時間不是疏導,而是狠狠批評一頓,有時還會上手。 

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因為過激的教訓可能只是當下震懾到了孩子,但卻起不到長期的教育作用。

而且過激的反應也會讓娃的情感受到傷害,比如驚嚇到孩子,還有會讓他感受到巨大的挫敗感,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孩子。

這些都是得不償失的。

養兒九十九,常懷千歲憂。

孩子成長的每一個年齡階段,我們都會接受不一樣的挑戰,但只要家長們穩住陣腳,一點點地耐心引導,都能陪伴孩子茁壯成長!

與大家共勉!

上一条 下一条
类似笑话
热门笑话
其他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