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瑜伽 > 南师讲《瑜伽师地论》(38-19B)
南师讲《瑜伽师地论》(38-19B)
瑜伽

2024-10-01 01:00:00

南師講《瑜伽師地論》(38-19B)“謂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雲何無相心三摩地。謂即于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緣。如經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廣說。雲何名為不低不昂。違順二相不相應故。又二因緣入無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無相界故。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彼諸相不厭不壞。惟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於無相界正思惟故。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十二卷)“謂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衣服穿少了,你會傷風受風寒,所以心裏感覺不舒服了,這是受蘊。所以說五蘊空,你(先)把受蘊空掉行不行?你打坐坐到後來腿麻了,這就是感受來了,你說“照見五蘊皆空”,不用五蘊了,你先照見兩腿皆空,你照照看,把眼睛拿來照見兩腿皆空——越看越麻,麻過了還要痛。腿都空不了,還五蘊呢?那不是說佛法的話是騙人的?可是,若心力強,就真可以把它空掉。不信?給你個測驗:你腿發麻時,有個人拿把刀要砍你的頭,要你的命,你再也不曉得腿麻了,對不對?因為受陰提不起了嘛,對不對?再不然,你兩條腿發麻時,前面擺一千萬美鈔:“你給我坐三個鐘頭,錢就是你的。”你看到美鈔:“嘿嘿。。。”兩腿全不麻了(眾笑),熬一熬,三個鐘頭。一切都是受陰的作用。色、受、想、行,行陰難了。當然,你打坐還沒有(體會到)行陰。行陰是。。你的血液還在流動,你的生命沒有切斷,你生命的這個輪轉,這個旋力還在轉動。老實講,一般的修行人還認不得什麼叫行陰啊!比如說,你打坐想空了念頭,某一件事情,你根本不去想它,結果它自己來了,這就是行陰的作用。拿好聽的詞,拿現在新的文學名詞來講:生命的旋律。還在旋,它自己會動,所以這個行陰更難空。行陰空得了,還有識陰,這個心意識的識陰。你打坐覺得空,那個空就是識陰的作用,你怎麼去空?所以“五取蘊”都能夠空,這就叫“無願心三摩地”。“思維無常,或思維苦”,那麼,怎麼樣能把五蘊慢慢真地做到照見了呢?唯一入手的法門:“心住一緣”,或者一個明點,或者一句佛號,叫做緣有分別影像;或者緣無分別影像,先是緣止。這叫做(修)五蘊空的起步。“雲何無相心三摩地?怎麼叫無相呢?謂即于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緣。如經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廣說。”怎麼叫“無相心”?不著任何相,一切不著相。若要修“無相心”三昧境界,“心住一緣”的修明點啊及一句佛號、一個話頭都不要了。那麼,“無相心”怎麼樣修呢?“謂即于彼諸取蘊滅”,“取蘊”是什麼蘊?“受”跟“取”在十二因緣裏哪個在前,哪個在後啊?“受”緣什麼?不要猜嘛,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對不對啊?我就考得出來,你們就考不出來,問了你們半天,一個猜前,一個猜後,大家各猜各的。誒,既然你們學佛,這個是專(業)哦,人家看到你是個出家人法師,當然,從這個十二樓下去的,雖然是有頭髮的,那也是佛學院的,十方叢林的同學啊,那我請教你:“怎麼叫十二因緣?”你說:“我到十二樓查查看。”(眾笑)哎,真的呀,我老頭子都背得出來:無明緣行,行緣識。。。你們怎麼背不來?因為你們很輕視,覺得這些名相很容易。嗨,你一百歲記不得,你一百歲就不行。什麼不行啊?你用起功來絕對不上路。這個十二因緣就是你心路的歷程,你就找不出來,所以你們用功都白用了,這是心路的歷程啊,你輕視了它。今天就算是考試考完了,所有都得零分,通知教務處記錄下來,佛學考試全體零分,沒有一個背得出來的。十二因緣是最起碼的,(都)背不出來,叫你背三十七道品,你背得出來?一個名字都不差的,你背得出來?注意啊,你們天天講“宏法利生”,我看還是“留發利生”算了。真的哎,你們居士們也是一樣啊,不要看人家的笑話,你們說是在這裏聽課。。。你們將十二因緣看的那麼簡單,是因為你們真的沒有用功啊。你先把它畫成圓圖看,一個個寫出來,其關係我過去上課時都給你們嚴重地講過:關於物理世界的,關於心理精神世界的,關於三世因果的,一切都在內;而修聲聞道、小乘道,是必然要先了(十二因緣)的,了無明。。你看《心經》裏面都提到:“照見五蘊皆空”以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這兩句話就是十二因緣。從無明開始,要了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一個個輪回,你要了生死,最初先要了無明,“無明”就不起“行”了。你們的念頭為什麼起來,沒有想的事情,打坐起來就想到,這是“行”來的,突然來的,“行”就是一股力量,轉動來的。“行”怎麼轉動呢?後面還有個動力——從無明來。無明又從哪里來的?必須把那裏的電源切斷,你要找啊,對不對?你們都以為自己很高明,所以我經常罵你們,昨天誦戒時我罵你們“一無是處”。今天我給你們證明,(罵的)對吧?連最基本的都一無是處!十二因緣是個心路的歷程啊。你看佛經上多少次講到因十二因緣而證羅漢果的,你以為他們只是背會十二因緣的名稱就能證羅漢果?他們是把心路的歷程倒轉去找。現在,我們這個階段是“有”,“有”的前面是什麼?(答:取)你在取不在取啊?(答:是)對啊,我們現在坐在這裏,把四大身體抓得牢牢的,這個就是取啊,取的前面是什麼?(答:愛)你愛不愛?你說:“我沒有愛。”你才愛自己呢,愛得要死,又怕生命早死了,打坐時碰了你的座墊都不高興,碰你的身體更不行,侵犯你的時間更不對了,都是愛啊。一路一路向前面追,所以你逆轉來追,你就找出東西來了,研究的東西就來了,你們哪里用過功?哎呀,算了,不要說我又在罵人。“于彼諸取蘊滅”,“取蘊”是在十二因緣的中間。我們人都在取,取就是執著,就是抓啊:我們取自己的身體,取名,取利,就是爭取嘛,人生本來就是爭取嘛。一個普通的人爭取是正常的,還說這個人好啊,很努力,很上進,很能夠進取,都是鼓勵,好的名詞。但以修道來講,這個取(要)回轉來,一切“取”都不是的,尤其是對自己內在的一切“取”。因為有“取”心,故情、愛、欲一樣都放不了。有取故有受,我拿到東西就舒服,拿不到就悲哀,心理感受不同,所以受與取都是連著的。所以,這裏講的“無相”三昧,是要先把“取蘊滅”了,受陰(就)沒有了,那麼“思維寂靜”。。這個字有點問題,不要動它,要對比一下別的大藏經典,可能是“極靜”,“思維極靜”,當然,這個“寂”也講得通了。就是說:這個時候要完全放下,等於你打坐,這個時候打坐放下,等於是你學禪的初步,也等於是學密宗的初步,學密宗大手印等等的初步,“心住一緣”,兩個腿一盤一坐,什麼都不管。這個“緣”不要緣一個光明點,也不要緣呼吸,什麼都不緣,“心住一緣”。住什麼緣呢?佛經說“無相心”,住在無相。什麼叫“無相”?“不低不昂”。“雲何名為不低不昂?”此心即不求空,念頭不想空掉,也不要妄念起來,若起來也不怕,來了不歡迎,走了不歡送,這個念頭自然過來過去同你不相干。然後在那裏“不低不昂”,一桿秤一樣平等地擺在那裏,也不這一頭翹起來——空了,就是這一頭翹起來了;有嘛,就是那一頭翹起來了,始終此心是平的。這個心境啊,使它像一塘清水,水波不興,水上的波紋都不動。但是波紋動了有沒有關係呢?沒有關係,思想念頭動了,它是空的嘛,它又不防礙你,知道(而已)。思想念頭在《楞嚴經》裏是比喻為客人嘛,客人進來了,你不理他,他自然走了,你主人坐在那裏就是寂然不動,這是無相心的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廣說。”“廣說”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做到這樣。但是,你不要認為這個就是定哦,這不過是各種三摩中的一種“無相三昧”而已。而已就是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把而“已”當成了不起,你就變成而己(ji)了,自己的“己”了,哈。“違順二相不相應故。”“違相”,即煩惱來,妄念起來是違相;“順相”,就是心境做到了坦然很空,也無煩惱,也無妄念。任何一個境界,任何一點你抓住了都不對。就是,空也不取,有也不取,平靜也不住,“違順二相不相應”。空跟有與我都沒有關係,就那麼下去,“無相”。“又二因緣入無相定。”入無相定蠻舒服的哦,很容易進來的。“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無相界故。”要想修到無相定的境界,有兩個方法,兩個門路,第一個是“不思維一切相”,“相”就是一切境界,一切境界都不要,乃至光也不要,佛菩薩也不做,什麼都不要;但是不要落在昏沉啊,昏沉就不是了,只是無相,不可以昏沉。第二個法門,可以用“思維”,思維什麼?“無相界”,思維做到無相,“不低不昂”。“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彼諸相不厭不壞。惟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於無相界正思惟故,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不思惟一切相故”的第一點,由於不想“一切相故”,一切境界不求,坐起來定著就是定著,“于彼諸相不厭不壞”,若眼睛張開看到外面的窗子啊,看到前面的人,人就人,我也不叫你站開,若:“噢,我要打坐了,你不要吵我。”這就著相了。有個人相在這裏,我管你是個人也好,阿貓也好,阿狗也好,阿婆也好,阿公也好,我反正把你這個相不管了;你也看到他,不是沒有,“無相”不是沒有,你說:“我還看得到啊!(不對吧?)”你當然看到啊,但是你心裏沒有事啊:我管你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阿貓阿狗,阿公阿婆啊,乃至佛也好魔也好,菩薩來也好——我(都)無相,看到等於不見,這個樣子即一切無相。“不厭”,即我不討厭。比如,我正要打坐,你站在我前面:“我火大了!”如此就內外相皆著(相)了,(要)一切無相。所以,若真做到無相境界,你說哪里不可以修道啊?一定要在茅棚裏才是道啊?你若能夠做到無相境界,我買張票,請你到跳舞廳去:“今天晚上都是我買單!”你到那裏“無相”啊,非常舒服,音樂也好,看到人在那裏跳起來也好,舞起來也好,很舒服,那裏(就)是“舒服極樂世界”。看這一切眾生,一切華爾滋也好,茲爾華也好,(皆是)一切菩薩在念佛念法念僧,你就會到達這個境界,(這樣你)哪里都可以去;沒有這個境界啊,你佛堂裏都不能去,進佛堂就著相。你看那些阿公阿婆拜佛燒香,那一幅著相的樣子:花兩毛錢買一隻香,要求發一千萬的大財,那種貪心的樣子。。。對不對?三根香蕉拜三拜,然後要(求)兒子好,孫子好,丈夫好,要發財,功名富貴通通要,最後還把三根香蕉包回去,跟孫子兩慢慢分著吃。哈,這種心理能學佛啊?還是能做什麼?“不厭”,即對一切境物、好壞、環境沒有厭惡,也不討厭任何一個人,也不討厭任何一個清淨與不清淨。“不壞”,怎麼叫不壞呢?所謂“無相”,即“不壞”一切相而無相。山還是山,水還是水,不過山水同你不相干。比如唐人的兩句詩“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他著相不著啊?對,著相。他只是“相看兩不厭”而已,他在著“山”相。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著相不著相啊?著相。可能是那幾天陶淵明生了眼角膜炎的病,眼睛斜著來看,因為采菊東籬下在這邊,怎麼能“悠然見南山”呢?看到那一邊了?他眼睛不是斜的嗎?(同學:南山也許就是山之南,是終南山也未可知。)噢,這樣啊,他在東籬下就看到了啊?哈,是有人同你一樣這樣解釋的,可是陶淵明當時的環境不在終南山,哈,他在江西啊,終南山在陝西啊。(同學:。。。)可以那樣解釋,若你到江西陶淵明的家鄉,他住在山之南,“悠然見北山”可以,哈。。。 南師講《瑜伽師地論》(39-20A)“此三摩地略有二種。一者方便。二方便果。言方便者。數數策勵。思擇安立。于彼諸相。未能解脫。由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彼複數數自策自勵。思擇安立。方能取果。解脫隨相。於此解脫又解脫。故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若數策勵。思擇安立。方得住者。雖名解脫。非善解脫。又曉了果。曉了功德者。謂煩惱斷究竟故。現法樂住究竟故。又複滅道俱應曉了。即此二種。隨其次第。名曉了果曉了功德。又諦現觀阿羅漢果。俱應曉了。於見道位中。名曉了果。于阿羅漢果。名曉了功德。若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何故此中先說空性。余處宣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後方說空。謂若無無我。無常苦觀終不清淨。要先安住無我之想。從此無間方得無願。是故經言。諸無常想。依無我想。而得安住。乃至廣說。彼于無常。觀無我已。不生希願。唯願無相專求出離。故此無間宣說無相。複次雲何有尋有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尋伺相應。雲何無尋唯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唯伺相應。大梵修已為大梵王。雲何無尋無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尋伺二種。俱不相應。修習此故。生次上地乃至有頂。唯除無漏諸三摩地。雲何無尋無伺三摩地相。謂於尋伺。心生棄舍。唯由一味。於內所緣。而作勝解。又唯一味平等顯現。”(十二卷)“複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當樂空閒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謂能遠離臥具貪著。或處空閒。或坐樹下。繫念現前。乃至廣說。名樂空閒。當知此言顯身遠離。”(十三卷)。。。面對一切現象,一切外境。。就是說,一切現象現前的時候,包括身體內在的境界,所謂“不厭不壞”,也不空掉,也不要特(意)把它破壞,打破了空不算空。你的心不管,不依空,所以“不加行作意思惟”。所以叫做“不低”, 如秤一樣,平的,不把它貶低。“於無相界正思惟故,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那麼,很平平地擺著,對於“無相”的境“界”卻要起“正思惟”。“正思惟”雖然不破壞目前的一切,(但)於“無相”的境界也不要“堅執”:“哎呀,我要做到無相。”這就是把無相加高了,也不對,故對“無相”要“不堅執”,“故名不昂”。“此三摩地略有二種”,這個無上定的境界有兩種。“一者方便;二方便果。”“方便果”沒有吃過,蘋果吃過。第一是“方便”,第二是“方便果”。“言方便者,數數策勵,思擇安立,于彼諸相,未能解脫,由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彼複數數自策自勵,思擇安立,方能取果。”我們大家現在打坐、修禪、念佛,只能說你是在修禪定,在修念佛法門,但是,你沒有證果。道理在哪里呢?修無相定(先要)“方便”,就是進門的方法,第二個(才)是證得果。“言方便者,數數策勵”,“策”就是用鞭子抽自己,打自己,勉勵自己,隨時要管理自己,這個叫修行。隨時要努力“思擇”,即思維“安立”在這個無相境界中,不管走路、做事、講話、待人、接物都要如此。“于彼諸相,未能解脫”,雖然你想隨時做到無相,(但)對於內外一切境界並不能得“解脫”。。比如我們大家,不管修哪一種定,大概三天五天中偶然會有一次的境界好一點,對不對?然後啊,大半個月都在痛苦中,所以,修行都是沒有得解脫。“由隨相識”,由於外境界的一切現象,內在自己心意識的作用,隨時隨地都在“擾亂”我們的自“心”, 那怎麼辦呢?“彼複數數自策自勵”,不能反而責怪外面的環境,也不能反責於別人,只有自己鞭打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勉勵自己,“思擇安立”。“思擇”是自己研究參究自己,“安立”是怎麼樣能夠達到無相平靜,才慢慢能夠證得無相定的“果”位。“解脫隨相,於此解脫。又解脫故,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解脫”了“隨相”是解脫了我們自己的心,不再跟著外面的一切環境在轉,故“解脫隨相”。注意這四個字啊,你們自己看書啊,這些地方好像都看懂了,過去了,一考問你是什麼意思?你苦死了,要想半天。所以“於此解脫”,解脫就是於一切相上,隨當時的環境就能夠解脫了,不著相。“又解脫故,不自策勵思擇而住”,得到了“解脫”之後,就不需要隨時“策勵”自己住在無相境界上,因為,你若隨時策勵自己住在無相境界上,這還是有事在啊,還有這件事啊。所以,到這個時候,“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就是“善”於“解脫”了。 “若數策勵,思擇安立,方得住者,雖名解脫,非善解脫。”假設要靠自己隨時警覺到,然後把這個境界拉回來,再把外境界丟掉,“雖”然也叫做“解脫”,不叫做“善”於“解脫”,程度有差別。“又曉了果,曉了功德者,謂煩惱斷究竟故,現法樂住究竟故。”“曉了”即知道,怎麼叫做知道自己證“果”了呢?及“曉了功德者”?(是)自己心中無“煩惱”了。“功”即修持的功力到了,得到了。所以,宋朝道家的得道真人張紫陽做了一首悟道的詩,叫《悟真篇》,“煩惱無由更上心”,到這個時候,想起一個煩惱都起不來,是根本徹底地沒有煩惱了。這就叫做“煩惱斷究竟”,自然斷了,不是你有意去斷。那麼,煩惱切斷了,妄念切斷了,“現法樂住究竟”,“現”觀的解脫“法樂”的境界隨時都存在,得“究竟”果位,這就是(知道)證果了。“又複,滅道俱應曉了,即此二種,隨其次第,名曉了果,曉了功德。”到了這個時候,自然隨時在“道”中;“滅”一切的苦,“滅”一切的煩惱,不要求滅,自然滅掉了。等於火燒起來滅了,就沒有火了;隨時隨地都在“道”中,隨時隨地都清楚的。所以叫做“曉了果,曉了功德”,自己知道已經證果了,“山泉繞物知深淺”,自己曉得深淺,很清楚。“又諦現觀阿羅漢果,俱應曉了,於見道位中,名曉了果,于阿羅漢果,名曉了功德。”再說,(要)自己“觀”察自己是不是證得了“阿羅漢”的“果”位。得果不得果自己知道,等於吃飯一樣,自己吃飽了沒有自己很清楚,第二個人看不清楚的。“於見道位中,名曉了果”,就是“見道”了。怎麼樣叫見道?你們用教理來答答看?小乘的見道位是什麼?。。。所以聽你們講:“老師上課講得好啊。。。”自欺欺人的話,我聽都不聽,我一聽你們講就氣,煩就來,我的無明就發了。見思惑,什麼是五種見惑?貪嗔癡慢疑?什麼是思惑?(在)見道位中,那些見(惑)都空掉了,沒有了。你們儘管在學佛,(可是)隨時在著邊見、邪見、我見、身見,都在著啊,所以修道毫無效果的,不能證果。身見空了,前面的四見也都空了,這還只是見道位。但是,你思維上的貪嗔癡慢疑的影子還有沒有?那個習氣還在啊。所以,阿羅漢還是有習氣的。所以《維摩經》上講維摩居士的房間裏,幾百羅漢坐在那裏,那些天女在居士的房間裏空中散花,那就是在跳舞啊,就是在逗你們啊,哪個空中的花散下來,到了菩薩的身上自然掉下,沾不住,而那些大阿羅漢都變成花羅漢了,都沾在身上不動了。後來問:為什麼沾著了?雖然證得了阿羅漢果,但是“余習未盡”,吸引力還在,故天花著身。所以,我非常欣賞的一部小說《老殘遊記》裏,有首詩做得非常好,作者是劉鶚:“刹那未除人我相,天花落滿護身雲。”非常好,就是這個道理。這個“見道位中”,見解上是證得了果位,但是,思惑的習氣沒有斷。所以,迦葉尊者多生累劫喜歡音樂,聽到天龍八部裏的乾達婆等在奏音樂,迦葉尊者一邊在打坐,一邊就動起來了。他的心動了沒有?沒有動,是身體跟著那個音樂的拍子動,這是無始以來的習氣。所以牛颯(?)比丘多生累劫當皇帝,過河時叫龍王:“小丫頭,把水給我斷了,混蛋!”過河去了。佛把他叫來:“你罵人?”“我沒有罵!小丫頭,混蛋,我幾時罵過你?”他搞慣了的,他多生累劫都是指揮人,罵人罵慣了,他覺得不是在罵你啊,他很親切啊,這就是習氣。所以,“於見道位中,名曉了果,于阿羅漢果,名曉了功德”,在這個“見道位”中,“名曉了果”;在“阿羅漢果”上叫“曉了功德”,不叫“曉了果”,地位不同,名稱不同。“若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空、無相、無願三個境界都告訴我們了,這不是理論,要工夫證到。。。“若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看一切物理世界,驟然一看等於禪宗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換句話說:見人不是人,見狗不是狗,見好看的也不是好看的,見不好看的也不是不好看的。由此理推之就懂了,這是“空性”,還是外空啊。“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那麼,見到外境界一切空了,內在跟著也空了,所以,對於空的境界無所“希”求,所以叫做“無願”。“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無願裏面本來空的,就沒有一切“相”,所以叫“無相”。“何故此中先說空性,余處宣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後方說空。”那麼提出一個問題了,為什麼佛在這裏說法是“先說空”呢?在別的地方是先說“無常”,再說“苦”、“無我”,最後才說“空”?“謂若無無我,無常苦觀終不清淨。”答復:若修行沒有先證到“無我”的境界,即所謂看外界一切“無常”,看世事一切“苦”,這個“觀”想永遠做不到究竟“清淨”。這只是嘴巴上講理,沒有證到。“要先安住無我之想,從此無間方得無願。”“先”要做到,修持到“無我”,不是理上到,而是“安住”,是身心“安住”在此境界上。“從此無間”,沒有間斷地,行住坐臥隨時隨地住“無我”想,才能“得無願”。“是故經言:諸無常想,依無我想,而得安住。”所以一切“無常”的“想”是由“無我想”來的,先證到“無我”,自然一切“無常”就做到了。那麼,在這個境界上可以“安住”定下來。“乃至廣說,彼于無常,觀無我已,不生希願,唯願無相專求出離,故此無間宣說無相。”再詳細地說,因為“無我”,看一切外界“無常”,所以對於世間的一切無“希”求。無希求不是灰心啊,就是覺得利他,幫助人家是應該的,沒有什麼希求,不求回報,也沒有覺得自己了不起。故“唯願無相專求出離”,一切“無相”無“願”而做,只想“出離”三界。“故此無間宣說無相”,“無間”即永遠,沒有間斷性地“宣說無相”的重要。“複次,雲何有尋有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尋伺相應。”什麼叫做“有尋有伺”?就是起心動念還要找做工夫的階段,這個境界就是:一下瞎貓撞到死老鼠,撞對了,一下又沒有了,掉了。有兩天坐起來很好,有一下坐起又不對了,又要去找回來,此即“有尋有伺”地。“雲何無尋唯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唯伺相應,大梵修已為大梵王。”就是說不需要尋找,永遠在這個境界裏頭停留,清淨。但是,沒有大的進步,雖然有清淨境界,並沒有證得菩提。可是了不起啊,這是色界天大梵天的大梵行,你不要輕視啊,你夢想都達不到的。修到了大梵天就享福了,五千、一萬天女服侍你啊,然後,人間的這一切富貴那何足道哉啊?(唯伺相應)你還修不到呢,要隨時念念在清淨中才行,是修大梵行,“梵音清淨”就是這個道理。那就要做到“無尋唯伺”。“雲何無尋無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尋伺二種,俱不相應。”隨時在定境界中,不需要“尋伺”了,不需要去找這個境界,也不是停留在這個境界上。“修習此故,生次上地乃至有頂,唯除無漏諸三摩地。”超過了色界大梵天的境界,到達了“有頂”天,有頂天是大自在天。“唯除無漏諸三摩地”,雖然功德修持到了升色界有頂天,但是,要想證得小乘阿羅漢的“無漏”果還談不到。“雲何無尋無伺三摩地相?謂於尋伺,心生棄舍,唯由一味,於內所緣,而作勝解,又唯一味平等顯現。”到了“無尋無伺”,無功用,差不多了,等於菩薩的無功用地。到了這個境界,一切用功的心理不用了,自然都在(用功)境界裏。比如講禪宗神秀法師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就是有尋有伺,非要做工夫來清潔打磨不可,對不對?到了六祖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尋無伺了。到了無尋無伺的境界,一切“唯由一味”,就是這個樣子,一切平等。泰山的路,筆直地去,就是“一味”。“於內所緣,而作勝解”,在這個境界上,你內在的智慧開發了。“又唯一味”這個境界“平等顯現”,隨時隨地呈現,修證的工夫才算到達了。。。。下面到十二卷終你們要自己看。。。以後考試是你講給我聽。若讓我一點點地講《瑜伽師地論》,可以講五到十年啊,對你們又有什麼用?自己不努力沒有用,依賴心沒有用,要策勵自己,自己啃進去。而且,你們自己研究懂的,比聽我講懂的,得受用萬倍。聽過了,下了課,沒有事了,理論上好像懂了,事上證不到;等到你自己一邊看,一邊進去了以後,那是受用無窮。你們慢慢去啃,好不好?。。關於你們這一生修持需要的,這裏面的內容太多了,叫做美不可勝收。若開始講另一段,你們又看過去了。結果老師變成了千手千眼千張嘴巴,然後你們生一千個耳朵來聽,因為我縱然有一千張嘴巴,你只有兩個耳朵還接受不完,要靠自己是心意識來。。。。上面的十二卷講了一半,其他的你們自己研究。“哎呀,老師啊,我連文字都看不懂。”我怎麼不曉得呢?所以叫你們努力學文字啊,叫你們努力學國文啊。國文學不好,買兩部字典來查嘛,國語字典上的每一個字都要認得,都要解釋得出來,走笨路子嘛,買部《辭海》。。我有一位朋友把一部《辭海》都讀完了,一條條地讀,結果了不起,做了秘書長,很高的位置,學問都從《辭海》上求來的也有。你們的國學為什麼不這樣學,懶啊,“不自策勵”四個字。然後眼高手低,看起來就是現代青年受的教育的結果,這樣也懂,那樣也懂,門門通,樣樣溫,這個是很可憐的,要獨自研究。現在,講我們出家的比丘,聲聞道一定要修。“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這是修三昧止觀的境界。“複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當樂空閒,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佛吩咐我們出家的同學們,你們“比丘”應該“樂”於“空閒”的地方,清淨的地方“勤修觀行”,努力地“修觀”。怎麼去修呢?“內心安住正奢摩他”,正的止觀,正的定境界,正路子。定是共法啊,外道、邪魔、凡夫都有定境界,都有其定力。但是所謂修出離道,尤其是比丘們修出離道,修法要(是)“正奢摩他”之路。“謂能遠離臥具貪著,或處空閒,或坐樹下,繫念現前,乃至廣說。名樂空閒,當知此言顯身遠離。”出家人“謂能遠離臥具”,我們做不到啊,你們還說睡眠不夠呢,少睡點都已經很生氣了。“遠離臥具”是什麼?只坐不臥,頭陀行,不倒單,“遠離臥具”的“貪著”。因為人躺下來睡是真舒服啊!我是發現世界上萬事莫如“一被蒙頭萬事休”,這是我的詩,被子蒙起頭來,萬事不空而空,天下無比此之樂也。所以,我是到了中年以後,才明白我袁老師跟我講的:“懷瑾啊,你不曉得那個回籠覺之舒服啊!”他有一天在書房裏睡起來,我得給他打掃書房。。你們講講看,怎麼叫“回籠覺”?(答:。。。)回籠覺是皇帝的覺啊。。。  (接39)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複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當樂空閒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謂能遠離臥具貪著。或處空閒。或坐樹下。繫念現前。乃至廣說。名樂空閒。當知此言顯身遠離。(39完40始)若能於內九種住心。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當知此言顯心遠離。若樂處空閒。便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毗缽舍那。若於毗缽舍那善修習已。即能引發于諸法中如實覺了複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於三摩地。當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謂先總標。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以三事別顯修相。無量者。謂四無量。常委者。謂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安住正念者。顯於四念住。安住其心。何故說此三種修相。謂依二種圓滿故。一者世間圓滿。二者出世圓滿。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修正念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常委修故。于此二種速得通達。由此因緣。處二中說。是故但說三種修相。又無量者。顯奢摩他道。住正念者。顯毗缽舍那道。常委者。顯此二種速趣證道。又無量者。顯趣福德行。住正念者。顯趣涅槃行。常委者。顯趣二種速圓滿行。先于奢摩他善修習已後與毗缽舍那方得俱行。修此二種三摩地故。如實覺了所知境界。(40完)複次。如世尊言。修靜慮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廣說如經。嗢柁南頌。雲何等持善巧。謂於空等三三摩地得善巧故。雲何非等至善巧。謂於勝處遍處滅盡等至不善巧故。雲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於十種遍處等至及無想等至。若入若出俱得善巧。非於三三摩地。雲何俱善巧。謂於彼二俱善巧故。雲何俱不善巧。謂於彼二俱不善巧故。如是於先所說等持等至中。隨其所應當善建立。又說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謂于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別。非于能入等至諸行狀相差別。雲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如有一善知能入隨一等至諸行狀相。亦能現入。而不善知此三摩地名句文身差別之相。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有諸菩薩。雖能得入若百若千諸三摩地。而不了知彼三摩地名句文身。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乃至。未從諸佛所聞。及于已得第一究竟諸菩薩所而得聽聞。或自證得第一究竟。雲何為住。謂善取能入諸三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欲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複退失。如是若住於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雲何為出。謂如有一于能入定諸行狀相。不復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隨所作者。謂修治衣缽等諸所作業。定所作者。謂飲食便利。承事師長等諸所作業。期所作者。謂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許為他當有所作。或複為欲轉入餘定。由此因緣出三摩地。何等為行。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粗行靜行。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何等為狀。謂于諸定臨欲入時便有此定相狀先起。由此狀故。彼自了知我於如是如是相定。不久當入。或複正入。彼教授師由此狀故。亦了知彼不久當入如是如是相定。何等為相。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因緣相者。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雲何調善。謂若三摩地猶為有行之所拘執。如水被持。或為法性之所拘執。不靜不妙非安隱道。亦非證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調善。不隨所樂安隱而住。與此相違名為調善。雲何猶為有行拘執。謂由誓願俱行思故。制伏外緣持心。于定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不令內心於外流散。故作是說如水被持。雲何法性之所拘執。謂觀下地為粗法性。觀於上地為靜法性。寂靜微妙得安隱道。及能證得心一趣性。如五聖智三摩地中已略解釋。雲何所行。謂三摩地所行境界。由所得定。過此已上不能知故。如初靜慮不能觀見第二靜慮。如是根度。數取趣度。亦不能知。雲何引發。謂能略攝廣文句義。及能成辦諸勝功德。雲何等愛。謂慚愧愛敬信。正思惟。正念。正知。根護。戒護。及無悔等。樂為最後。由隨樂故。心便得定。與此相違。名不等愛。雲何等愛亦不等愛。謂如有一於慚愧等少分成就。少不成就。謂具慚愧。而無愛敬。乃至廣說。雲何為增。謂所得定轉複增長。雲何為減。謂所得定還複退失。雲何方便。謂趣彼二道。又止舉舍。當知如前止等相中已具分別複次如分別靜慮經言。有靜慮者。即於興等。謂之為衰。乃至廣說。此中四轉。當知二時顛倒。謂於三摩地。若退墮時。若勝進時。趣退及退。俱名為衰。趣勝進道及與勝進。俱名為興。雲何應知於三摩地進時顛倒。彼謂我今退失離生喜樂。我今退失勝三摩地。謂靜慮者。勤修習故。心趣寂靜隨舍行故。從初靜慮入於第二靜慮近分。然於此事不善了知。于此位中初靜慮地喜樂已過。第二靜慮地中所有喜樂猶未能得。便作是念。於今退失離生喜樂。遂還從彼退攝其心。當知如是修靜慮者。其心顛倒。雲何應知於三摩地退時顛倒。謂如有一得初靜慮。為涅槃故。積集資糧。彼於涅槃。已得所修資糧圓滿。由此因緣。或由功用。或複任運。起如是想作意現前。由如是想作意故。于諸色中乃至識中。了知如病乃至無我。由如是想作意故。從此無間因世間定所生喜樂不復現行。便作是念。我今退失定生利益及所依止。遂還從彼退攝其心。如是當知修靜慮者。於三摩地退失顛倒。雲何當知於三摩地退失無倒。謂如有一得初靜慮。便生喜足。不求上進。唯起愛味。由起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遂便退失近欲界定。彼於此衰能了是衰。由此因緣。當知無倒。又由所得靜慮定故。自譽毀他。謂我所得此靜慮定非餘能得。由起如此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蓋纏。轉增轉厚。便從定退。彼於此衰能了是衰。又以所得靜慮諸定。顯示於他。為諸國王及王臣等當供養我。從定起已。尋思此事。由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蓋纏。轉增轉厚。餘如前說。如是當知修靜慮者。於三摩地。退失無倒。第二無倒。翻初無倒。應知其相。此二無倒。亦于二時。應知其相。由依如是倒無倒處。安立四轉複次如分別四撿行定經中。由四種相。撿行一切三摩地等。謂此等持是順退分。乃至。此是順決擇分。雲何撿行。謂此是劣分。此是勝分。此殊勝分。此最勝分。如其次第。此複雲何。謂修定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于諸靜慮。不復樂入。亦不思惟此行狀相。然欲俱行諸想作意。數數現前。如先所說。從彼起已。隨念愛味。當于爾時。修靜慮者。應自撿行。我三摩地。今成退劣。又修定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得聞隨順此定教法。謂初靜慮諸行狀相。殷勤懇到。善取其相。令所得定堅住不忘。如是隨念順定法故。成順住分。當于爾時。應自撿行。我三摩地。已成其勝。我三摩地。已得安住。非退非進。非趣決擇。又靜慮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得聞隨順第二靜慮教授之法。既得聞已。第二靜慮道俱行諸想作意。數數現前。當于爾時。應自撿行。我三摩地。已成殊勝。非退非住。唯是勝進。非趣決擇。又修定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聞苦諦等相相應教法。既得聞已。苦諦等俱行諸想作意。順決擇分數數現前。彼于爾時。當自撿行。我三摩地。已成最勝。非退非住。亦非勝進。然趣決擇複次如經言。有眼有色。乃至。有意有法。而諸苾芻。于此諸法。若實若有。都不領受。尚不受想。何況無想。此複雲何。謂諸苾芻。于初靜慮具足安住。由此因緣。厭壞眼色乃至意法。由厭壞故。威勢映奪。遂於眼中。無有眼想。然有其想。乃至。於法無有法想。然有其想。雲何有想。謂於眼等作意思惟。是苦是集。或是病等。彼于諸法不受自相。如是。乃至無所有處。此中正說無漏作意。雲何名為不受無想。謂不思惟一切相故。於盡滅中。思惟寂靜。此中意說離諸相想。名為無想。又說安住滅盡定者。一切諸想皆不生起複次。如經中說四種趣道。雲何宴坐于諸法中思惟簡擇。謂有苾芻。先已證得初靜慮等。而未見諦。由聽正法。及多聞故。而能宴坐。依三摩地。於苦等諦。發起現觀。如是行者。依增上心。修增上慧。又有苾芻。如實知苦。乃至知道。而未證得初靜慮等。彼便宴坐。思惟諸法。如是行者。依增上慧。修增上心。第三行者。名為俱得。奢摩他毗缽舍那。雙雜轉故。第四行者。先已證得初靜慮等。未聽正法。未習多聞。後從大師。或餘尊所。聞見諦法。或複得聞斷餘結法。由此得入真諦現觀。或複證得阿羅漢果。彼既證得出離所引。大善喜悅。由能制伏諸掉舉心。複還宴坐。如是坐已。安心住於靜慮等至。最初趣道。引見道故。第二第三。引修道故。第四趣道。為俱引故複次。如經中說。有四淨勝。為求清淨。此最為勝。故名淨勝。雲何為淨。雲何為勝。謂所得所證所引戒等。若圓滿若攝受。是名為淨。發勤精進。未滿令滿。是名為勝。雲何屍羅圓滿攝受。謂若有一雖住具戒。亦能守護別解脫律儀。而於軌則及所行中。未能具足。未於小罪深見怖畏。此于屍羅。未名圓滿。若於一切皆悉滿足。乃名圓滿。如是名為屍羅圓滿。若于長時串修習故。便於根門善守而住。廣說乃至。即于屍羅攝成自體自性安住。如是名為屍羅攝受。雲何三摩地圓滿。謂若已得加行究竟果。或第四靜慮。乃名圓滿。於此下位。皆未圓滿。雲何三摩地攝受。謂彼所得三摩地等。後時清淨。又三摩地。不為有行之所拘執。乃至廣說。雲何見圓滿。謂聞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見得生。由此正見。雖能知苦乃至知道。若未如實。猶不得名正見圓滿。若能於彼。如實了知。爾時方名正見圓滿。雲何見攝受。謂于後時諸漏永盡。乃至廣說。雲何解脫圓滿。謂若由有學智見。解脫貪等。未名圓滿。若由無學智見。得解脫者。乃名圓滿。雲何解脫攝受。謂若行若住。常不退失現法樂住。如是名為解脫攝受複次。如經言。心清淨行苾芻。于時時間。應正作意思惟五相。乃至廣說。方便勤修。增上心者。乃得名為心清淨行。諸惡不善欲等尋思。及親裏等所有尋思。皆於此行。能為障礙。略有三種補特伽羅。由軟中上尋思。行者有差別故。初由正思惟所餘相故。令彼尋思不復現行。第二由見尋思深過患故。或複不念不思惟故。令彼尋思不復現行。雲何不念及不思惟。由善於內安心等故。第三補特伽羅。非初即能令彼一切皆不現行。要當方便令尋思行漸漸歇薄。粗既息已。漸當制伏。若猶未能于尋思路尋思所緣深生厭怖。當以厭患俱行之心。多思惟力。於彼尋思俱行之心。調練制伏。如是三種補特伽羅。分為五種複次。蕩塵經中。佛世尊言。當如陶煉生金之法陶煉其心。乃至廣說。如是等義雲何應知。謂陶煉生金。略有三種。一除垢陶煉。二攝受陶煉。三調柔陶煉。除垢陶煉者。謂從金性中。漸漸除去粗中細垢。乃至惟有淨金沙在。攝受陶煉者。謂即於彼鄭重銷煮。調柔陶煉者。謂銷煮已。更細煉治瑕隙等穢。如金性內所有生金。種性位中。心淨行者。當知亦爾。謂堪能證般涅槃者。問從何位名心淨行者。答從得淨信。求出家位。此於在家及出家位。有粗中細三種垢穢。其在家者。由二為障。不令出家。一不善業。謂常樂安處身語惡行。二邪惡見。謂撥無世間真阿羅漢正行正至。此於已得淨信位。前能為障礙。欲等尋思障出家者。令其不能心生喜樂。親等尋思。障喜樂者。令其不能恒修善法。由斷彼故。恒修善法。速得圓滿純淨之心。有尋有伺。如淨金沙。是名為心除垢陶煉。猶如生金仍未銷煮。若有複能止息尋思。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靜慮。是名為心攝受陶煉。由能攝受無尋無伺三摩地故。猶如生金已被銷煮。若三摩地。不為有行之所拘執。乃至廣說。是名為心調柔陶煉。於神通法。隨其所欲。能轉變故。如彼生金已細煉治瑕隙等穢複次。如經言。應於三相作意思惟。乃至廣說。應時時間作意思惟奢摩他等差別之相。不應一向為欲對治沈掉等故。若于止舉未串習者。惟一向修是沈掉相。如此修者。當知住在方便道位。若時時間思惟舍相。如是在於成滿道位。亦由於此一向修故。於緣起法及聖諦中。不思擇故。心不正定。不盡諸漏。于諸諦中。若未現觀。不能現觀。或已現觀。不得漏盡。初之二種。是三摩地能成辦道。第三一種。依三摩地。盡諸漏道。是名略顯此中要義。于時時間。作意思惟。遍一切故複次。有四正法。攝持聖教。何等為四。一者遠離。二者修習。三者修果。四者於聖教中無有乖諍。遠離者。謂山林樹下。空閒靜室。修習者。謂住于彼勤修二法。謂奢摩他毗缽舍那。雲何已習奢摩他。依毗缽舍那而得解脫。謂如有一先已得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彼即依此三摩地故。如實知苦。乃至知道。彼即依此毗缽舍那。于見所斷諸煩惱中。心得解脫。雲何已習毗缽舍那。依奢摩他心得解脫。謂如有一如實知苦。乃至知道。彼依如是增上慧故。發生靜慮。即由如是奢摩他故。于修所斷諸煩惱中。心得解脫。如是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已。于諸界中而得解脫。見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斷界。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離欲界。一切有執皆永滅故。名為滅界。是名修果。於聖教中無乖諍者。所謂大師及諸弟子。若義若句若文。於文句義。平等潤洽。互相隨順。非如異道施設見解種種非一差別不同。第一句者。所謂前句。若以此句。問於初一。即以此句而問第二。設於初一。依蘊而問。複於第二。依餘問者。便不得名與第一句平等潤洽互相隨順  本地分中非三摩呬多地第七已說三摩呬多地。雲何非三摩呬多地。當知此地相略有十二種。或有自性不定故名非定地。謂五識身。或有闕輕安故名非定地。謂欲界系諸心心法。彼心心法雖複亦有心一境性。然無輕安含潤轉故。不名為定。或有不發趣故名非定地。謂受欲者。于諸欲中。深生染著。而常受用。或有極散亂故名非定地。謂初修定者。於妙五欲。心隨流散。或有太略聚故名非定地。謂初修定者。於內略心。惛睡所蔽。或有未證得故名非定地。謂初修定者。雖無散亂及以略聚嬈惱其心。然猶未得諸作意故。諸心心法不名為定。或有未圓滿故名非定地。謂雖得作意。然未證得加行究竟及彼果故。不名為定。或有雜染汙故名非定地。謂雖證得加行究竟果作意。然為種種愛味等惑。染汙其心。或有不自在故名非定地。謂雖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其心亦無煩惱染汙。然于入住出諸定相中。未得自在。未隨所欲硬澀艱難。或有不清淨故名非定地。謂雖自在隨其所欲無澀無難。然唯修得世間定故。未能永害煩惱隨眠諸心心法。未名為定。或有起故名非定地。謂所得定雖不退失。然出定故。不名為定。或有退故名非定地。謂退失所得三摩地故。不名為定  本地分中有心無心二地第八第九已說非三摩呬多地。雲何有心地。雲何無心地。謂此二地。俱由五門。應知其相。一地施設建立門。二心亂不亂建立門。三生不生建立門。四分位建立門。五第一義建立門地施設建立者。謂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此四一向是有心地。無尋無伺地中。除無想定並無想生及滅盡定。所餘一向是有心地。若無想定。若無想生。及滅盡定是無心地心亂不亂建立者。謂四顛倒顛倒其心。名為亂心。若四顛倒不顛倒心。名不亂心。此中亂心亦名無心。性失壞故。如世間見心狂亂者便言此人是無心人。由狂亂心失本性故。於此門中。諸倒亂心名無心地。若不亂心名有心地生不生建立者。八因緣故。其心或生。或複不生。謂根破壞故。境不現前故。闕作意故。未得故。相違故。已斷故。已滅故。已生故。心不得生。由此相違諸因緣故。心乃得生。此中若具生因緣故。心便得生。名有心地。若遇不生心因緣故。心則不生。名無心地分位建立者。謂除六位。當知所餘名有心地。何等為六。謂無心睡眠位。無心悶絕位。無想定位。無想生位。滅盡定位。及無餘依涅槃界位。如是六位。名無心地第一義建立者。謂唯無餘依涅槃界中。是無心地。何以故。於此界中。阿賴耶識亦永滅故。所餘諸位。轉識滅故。名無心地。阿賴耶識未永滅盡。於第一義。非無心地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一已說有心無心地。雲何聞所成地。謂若略說。于五明處名句文身無量差別。覺慧為先。聽聞領受。讀誦憶念。又於依止名身句身文身義中。無倒解了。如是名為聞所成地。何等名五明處。謂內明處。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工業明處雲何內明處。當知略說由四種相。一由事施設建立相。二由想差別施設建立相。三由攝聖教義相。四由佛教所應知處相雲何事施設建立相。謂三種事總攝一切諸佛言教。一素怛纜事。二毗奈耶事。三摩怛履迦事。如是三事。攝事分中當廣分別雲何想差別施設建立相。嗢拖南曰         句迷惑戲論  住真實淨妙         寂靜性道理  假施設現觀雲何句。謂內六處。無量境界。無量方所。無量時分。複有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又有三界。謂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複有四眾。謂在家眾。出家眾。鄔波索迦眾。非人眾。複有三受。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複有三世。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複有三寶。謂佛寶法寶僧寶。複有三法。謂善法不善法無記法。複有三雜染。謂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複有四聖諦。謂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複有九次第等至。謂初靜慮等至。乃至。滅想受等至。複有三十七菩提分法。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複有四沙門果。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最勝阿羅漢果。複有眾多勝妙功德。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六神通等。複有方廣大乘五事。謂相名分別真如正智。複有二空性。謂補特伽羅空性。及法空性。複有二無我性。謂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複有遠離二邊處中觀行。謂離增益邊。離損減邊。複有四種真實。謂世間所成真實。道理所成真實。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複有四尋思。謂名尋思。事尋思。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複有四如實遍智。謂名尋思所引如實遍智。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複有三種自性。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複有三無性性。謂相無性性。生無性性。勝義無性性。複有五相大菩提。謂自性故。功能故。方便故。轉故。還故。複有五種大乘。一種子。二趣入。三次第。四正行。五正行果。最初發心。悲湣有情。波羅蜜多。攝眾生事。自他相續成熟。複有五無量想。謂有情界無量想。世界無量想。法界無量想。所調伏界無量想。調伏方便界無量想。複有真實義隨至。謂於一切無量法中。遍隨至真如及于彼智。複有不思議威德勝解無障礙智。三十二大士夫相。八十種隨形相。四種一切相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拔除習氣一切相妙智等。如是諸句。略唯二句。謂聲聞乘中所說句。及大乘中所說句雲何迷惑。謂四顛倒。一于無常計常顛倒。二于苦計樂顛倒。三于不淨計淨顛倒。四于無我計我顛倒雲何戲論。謂一切煩惱及雜煩惱諸蘊。雲何住。謂四識住或七識住雲何真實。謂真如及四聖諦雲何淨。謂三清淨性。一自體清淨性。二境界清淨性。三分位清淨性雲何妙。謂佛法僧寶名最微妙。墮最第一施設中故雲何寂靜。謂從善法欲。乃至。一切菩提分法。及所得果。皆名寂靜雲何性。謂諸法體相。若自相。若共相。若假立相。若因相。若果相等雲何道理。謂諸緣起及四道理雲何假施設。謂於唯法。假立補特伽羅。及於唯相。假立諸法雲何現觀。謂六現觀。如有尋有伺地已說。複次嗢拖南曰         方所位分別  作執持增減         冥言所覺上  遠離轉藏護雲何方所。謂色蘊雲何位。謂受蘊雲何分別。謂想蘊雲何作。謂行蘊雲何執持。謂識蘊雲何增。謂有二種。一煩惱增。二業增。如增有二種。當知減亦爾雲何冥。謂無明及疑雲何言。謂諸如來十二分教。說名為言。雲何所覺。謂彼彼言音所說之義。名為所覺雲何上。謂四沙門果雲何遠離。謂五種遠離。一惡行遠離。二欲遠離。三資具遠離。四憒鬧遠離。五煩惱遠離雲何轉謂三界五趣雲何藏護。謂追戀過去。希慕未來。耽著現在。複次嗢拖南曰         思擇與現行  睡眠及相屬         諸相攝相應  說任持次第雲何思擇。謂一行。順前句。順後句。四句。無事句。複有有色法無色法。有見法無見法。有對法無對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有諍法無諍法。有味著法無味著法。依耽嗜法依出離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系屬法無系屬法。內法外法。粗法細法。劣法勝法。遠法近法。有所緣法無所緣法。相應法不相應法。有行法無行法。有依法無依法。因法非因法。果法非果法。異熟法非異熟法。有因法非有因法。有果法非有果法。有異熟法非有異熟法。有執受法無執受法。大種造法非大種造法。同分法彼同分法。有上法無上法。又有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善法不善法無記法。欲系法色系法無色系法。學法無學法非學非無學法。見所斷法修所斷法無斷法。又有四緣。謂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又有四依。一法是依。非補特伽羅。二義是依。非文。三了義經是依。非不了義。四智是依。非識。又有四無量法。四念住法。四正斷法。四神足法。五根法。五力法。七覺支法。八支聖道法。四行跡法。四法跡法。奢摩他法。毗缽舍那法。增上戒法。增上心法。增上慧法。解脫法。勝處法。遍處法。如是等法。無量無邊。應當思擇雲何現行。謂諸煩惱纏雲何睡眠。謂諸煩惱隨眠雲何相屬。謂內六處。於一身中。當知輾轉互相系屬。又若此法能引彼法。當知此彼互相系屬。又諸根境。當知能取所取互相系屬雲何攝。謂十六種攝。一界攝。二相攝。三種類攝。四分位攝。五不相離攝。六時攝。七方攝。八一分攝。九具分攝。十勝義攝。十一蘊攝。十二界攝。十三處攝。十四緣起攝。十五處非處攝。十六根攝雲何相應。當知此相略有五種。一與他性相應非自性。二於他性中。與不相違相應非相違。三於不相違中軟中上品與軟中上品自相應非餘品。四於軟中上品中。同時相應非異時。五於同時中。同地相應非異地雲何說。謂四種言說。一見言說。二聞言說。三覺言說。四知言說雲何任持。謂四食。一段食。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雲何次第。謂六種次第。一流轉次第。二成所作次第。三宣說次第。四生起次第。五現觀次第。六等至次第複次嗢拖南曰         所作及所緣  亦瑜伽止觀         作意與教授  德菩提聖教雲何所作。謂八種所作。一滅依止。二轉依止。三遍知所緣。四喜樂所緣。五得果。六離欲。七轉根。八引發神通雲何所緣。謂四種所緣。一遍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煩惱所緣雲何瑜伽。謂或四種。或九種。四種瑜伽者。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九種瑜伽者。一世間道。二出世道。三方便道。四無間道。五解脫道。六勝進道。七軟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雲何止。謂九種住心雲何觀。謂或三事觀。或四行觀。或六事差別所緣觀。三事觀者。一有相觀。二尋求觀。三伺察觀。四行觀者。謂于諸法中。簡擇行觀。極簡擇行觀。遍尋思行觀。遍伺察行觀。六事差別所緣觀者。一義所緣觀。二事所緣觀。三相所緣觀。四品所緣觀。五時所緣觀。六道理所緣觀雲何作意。謂七種作意。了相等如前說。雲何教授。謂五種教授。一教教授。二證教授。三次第教授。四無倒教授。五神變教授雲何德。謂無量解脫等。如句中已說。雲何菩提。謂三種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雲何聖教。謂授以歸依。制立學處。施設說聽。建立師徒。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訶欲愛味。示欲過失。顯說雜染及清淨法。教導出離及與遠離。稱讚功德。乃至廣說。無量無邊清淨品法雲何攝聖教義相。此中有能修習法。謂于諸善法專志所作相續。所作方便勤修。有所修習法。謂所有諸善法。有有過患法。謂應遍知法。有有染汙法。謂應不著制伏初應斷法。有障礙法。謂違逆現觀究竟法。有隨順法。謂隨順現觀究竟法。有真如所攝法。謂應覺悟法。有勝德所攝法。謂所應引發法。有隨順世間法。謂應習應斷及斷已現行法。有得究竟法。謂究竟自義所應證法雲何佛教所應知處相。當知此中一切有情住有三種。謂日別住。盡壽住。善法可愛生輾轉住。初由食增上力。第二由命行增上力。第三由於諸善法不放逸增上力。于諸不善無記法中。亦有相似不放逸法。如于殺生等事及威儀工巧等中審諦而作。然於善法不放逸者。於現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於後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複次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有二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謂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又諸世間。略有二種雜染根本能引無義無利雜染。謂于真實無正解行。及彼為先悕求無義又正法外。若諸沙門若婆羅門。略有二種雜染根本。謂薩迦耶見增上力故。雜求我常。推求我斷又諸有情。略有二種眾苦根本。謂於有漏法喜愛俱行所有期願。及非理所引厭離俱行所有期願又有二種師及弟子。教授教誡相違之法。謂諸弟子。不能堪忍教誨語言。及師倒見習行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又有二法。甚能違越世出世間正行境界。謂於自非法增上所生不可愛果。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及於現法他所殺縛衰退等事。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又有二種無倒建立。能令行者少用功力住於梵行終不唐捐。一正立學處。若有違越。便獲大罪。若不違越。便生大福。二正立出離。令違越者速複出離又有二法。能令作者得自他利。一居遠離者。心常安定。現法樂住。二居憒鬧者。有來求法。時時為說能令正法相續久住又有二法。能令有情內正作意。外聞他音。二因緣故。於現法中。入諦現觀。或令當來諸根成熟。一於因所生法。正通達因。二於如來所說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空相應經。一切緣性。及諸緣起。隨順作意。數數思惟又有二法。能令根熟補特伽羅速證通慧。一于教授教誡。遠離諂誑。二厭離為先。身語意行。離諸調戲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輾轉皆得安樂而住。一者堪忍他所逼惱。二者自不逼惱於他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未生違諍。遮令不生其已生者。速令止息。無鬥無訟。無諍無競。一者輾轉互起慈心。二者平等受用財法又有二法。速令心住得三摩地清淨梵行。一者憶持久遠所作所說增上力故。若有所犯如法悔除。若無所犯便生歡喜。晝夜隨學嘗無懈廢。二者於身語意一切事業。能正了知增上力故。于諸過失終無違犯。由此因緣。亦無憂悔。隨生歡喜。廣說乃至。解脫智見。又有二法能越眾苦謂能超越諸惡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一者深見現法當來諸過患故。遠離惡行。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習菩提分法。又有二法。能令修斷居遠離者得安樂住。一者于諸境界。不生雜染。無惡尋伺擾亂其心。二者凡所啖食。要為利益。稱量消化。能隨順斷令身調適。又有二法。令修善品諸苾芻等時無虛度。一者于諸根境。正勤方便。研究法相。二者知時知量。少習睡眠又有二法。能壞增上心學慧學。一者建立邪學。違越正學。及懷猶豫。二者增益損減邪見決定。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又有二法。能令已集菩提資糧。未入現觀補特伽羅速入現觀。一者思惟現在過去自他衰盛。二者勤修諦行所攝。無倒作意又有二法。令觀行者。最極究竟離垢梵行速得圓滿。一者修諦現觀。二者於後離欲。方便勤修。于諸等至。無有愛味。離諸障難又有二法。令觀行者速能引發世出世間一切勝德。一者九相住心。二者由六種事。以正定心思擇諸法。如聲聞地當廣分別又觀行者。有二種淨。謂作意淨。及所依淨。於三世中。遠離愚癡。智清淨故。名作意淨。遠離三界諸煩惱品粗重法。故名所依淨又有二法。心善解脫諸阿羅漢。內自所證。一者於現法中。苦因永盡。二者由此為先。當來世苦畢竟不生 南師講《瑜伽師地論》(40-20B)“若能於內九種住心。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當知此言顯心遠離。若樂處空閒。便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毗缽舍那。若於毗缽舍那善修習已。即能引發于諸法中如實覺了。複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於三摩地。當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謂先總標。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以三事別顯修相。無量者。謂四無量。常委者。謂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安住正念者。顯於四念住。安住其心。何故說此三種修相。謂依二種圓滿故。一者世間圓滿。二者出世圓滿。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修正念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常委修故。于此二種速得通達。由此因緣。處二中說。是故但說三種修相。又無量者。顯奢摩他道。住正念者。顯毗缽舍那道。常委者。顯此二種速趣證道。又無量者。顯趣福德行。住正念者。顯趣涅槃行。常委者。顯趣二種速圓滿行。先于奢摩他善修習已後與毗缽舍那方得俱行。修此二種三摩地故。如實覺了所知境界。”(十三卷)。。。(太監是叫不醒皇帝的),晚上又喝酒又吃肉,吃喝玩樂都來,那個時候是普通的皇帝睡得最舒服的時候。。人覺睡得最舒服的時候就是早晨
4、5點鐘,漏單、做夢也是那個時候,漏單都是那個時間漏的,所以叢林下這個時間一定起來。。那麼,太監過半個鐘頭又叫了,不叫睡不醒啊,但祖宗的法制。。拿洗臉金盆,其實也不是黃金的了,是銅盆鑲著金。開水打來,熱帕子一放,老太監一來,小太監跟在後面,皇帝的龍袍捧

上一条 下一条
类似笑话
热门笑话
其他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