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於接受命運的安排 因為如果老富翁只是想要兒子、 孫子接手萬貫家財, 也許兒孫只會安於享樂、不思進取。 而且,老翁也許也會 因飽暖思淫慾而不安於養身, 身體整個弄糟也說不定。 有時,逆境不一定是壞事, 富人能安於逆境, 反而能退居鄉下安享晚年, 家人們也得因第二代遭逢不幸 而將良好的品格傳承給第三代。 
老富人最後理解了一個道理: 創造財富的重點 並不在於死守著金錢 而應該像一棵樹一樣, 一開始得活出不斷進取、累積的精神, 之後則要懂得捨得、分享, 枝幹才會更豐富、強壯。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 ──當人生開始進入下半場時, 要安於接受不管是順境或逆境的現狀, 才能真正享受富裕。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安於失去, 才有之後的得到 如果老翁還想像年輕時一樣, 想再追回曾擁有的財富, 也許連最後殘存的資本都會失去。 孔子說,老年之人, 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但人生能安於失去者, 能有幾人呢? 重點是,懂得像富人一樣, 在年輕時願意累積經驗, 中年願意讓利分享, 晚年才有可能安於一株發財樹下乘涼。 朋友,如果你以為人生晚年 讓你遮風避雨的大樹, 是靠年輕時打拚出來的 金磚銀磚所堆砌出來的, 那可就完全誤解了財富的真諦。 富裕的人生是在 晚年安享前半生種下的樂果, 包括看得見的金錢與看不見的陰德, 才能真正做到順逆不驚、福壽康寧了! 致富之道,不只再財 更在於與人為善、安然自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