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了30年澡,今天才知道原來洗錯了 沐浴無疑是護體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不但能及時祛除汗垢,調節體溫,更能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 可是很多人在沐浴過程中,卻犯了以下的錯誤,導致肌膚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瘙癢、發紅、刺痛、脫皮等。 洗澡有4不: 1.洗澡的水溫不是越高越好洗澡水的溫度不宜過高,控製在35—40攝氏度之間。過高的水溫會破壞皮膚表皮油脂層,加劇皮膚的乾燥程度,甚至會導致皮炎。 尤其是乾性肌膚,如果在洗澡的時候用熱水長時間接觸,就會出現越洗越幹、越幹越癢、越癢越想用熱水燙洗這樣的惡性循環中。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洗澡時,不妨用手試一試水溫,水溫接近皮溫即可。 2.洗澡的次數不是越多越好對於現在的季節來說,一天一次是必須的,但一天洗多次的話,就不是太有必要了。 洗澡太過頻繁會減少皮膚表麵皮脂,蒸發掉皮膚細胞內的水分,導致皮膚乾燥、老化,降低皮膚的自我保護能力,給細菌的生長和入侵創造了條件。 3.洗澡的時間不是越長越好淋浴10-15分鐘即可,泡澡時間控製在20分鐘以內。洗澡時間一定不要太長,尤其是低血糖以及高血壓患者,洗澡時間太長容易導致昏厥。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此外,如果洗澡時間太長會出現渾身無力的現象,而這種疲勞感跟血液當中的乳酸濃度有關係。 如果浴室通風差,洗澡時間又太長,很可能會造成大腦缺氧,甚至導致暈倒、心慌等症狀。 4.洗澡不是越用力搓越好有的人認為要用力搓才能洗幹淨,甚至搓到肌膚發紅。高強度的搓洗會對肌膚造成傷害,損傷皮膚的保護層,造成肌膚敏感。 對於有“雞皮膚”和“背部毛囊炎”的人群來說,在使用去角質產品揉搓時也不宜太大力。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避免身體覺察到刺激之後就會合成更多的角蛋白(角質層的主要結構組成之一),角蛋白被扔到皮膚的最外層來支撐皮膚屏障係統,堆積過量後,就又形成了“雞皮膚”。以上“4個不”都屬於過度清潔。過度清潔會損害角質形成細胞,洗去皮膚表麵具有保護作用的皮脂膜,導致皮膚屏障完整性受損,破壞皮膚表麵的微生態環境,從而引發各種皮膚問題。 要想預防和控製各種皮膚問題,除了清潔的方式要正確外,沐浴產品的選擇也很關鍵。 盡量選擇低刺激溫和的清潔產品,pH值最好能夠接近正常皮膚( 4.5~ 6.5,弱酸性),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皮膚表麵屏障的穩定性。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對於較容易乾燥、粗糙、刺痛、瘙癢,甚至有紅斑、脫屑的敏感性肌膚來說,使用沐浴露會比肥皂更合適。 沐浴之後,身體的水分很容易蒸發,用毛巾擦拭掉皮膚上的水珠後,在5分鐘之內快速塗抹身體乳,有助於將水分被鎖住,久而久之皮膚更加水潤。 使用身體乳時,每個部位的使用量可以不同。這是因為全身各個部位的皮膚的基本狀況不同。比如手肘、膝關節和小腿這些地方易乾燥,可以多塗一些。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有雞皮膚的部位可以用磨砂膏按摩後,再使用身體乳效果更好。如果皮膚上有傷口,要盡量避開這些地方,避免塗抹了身體乳影響了傷口的癒合。 不要等到皮膚非常乾燥粗糙的時候才開始用護體乳,更不要用了一段時間後皮膚恢復了光滑又停用了,導致皮膚又變回乾燥粗糙的情況。持續護理很重要!身體乳每天擦一次最好,乾性皮膚可以早晚各一次。 參考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www.toutiao.com/a6718188430649459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