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這種說法其實不科學。從消化生理功能分析,飯後胃部充盈,需要保證胃腸道的血液供應,才可以進行消化。飯後應當要休息,保證胃腸道的血液供應。
飯後百步走的危害
餐後馬上去散步,血液要到達全身其他位置,胃腸血液供就會減少了,無法充分消化食物。胃中的消化液由食物條件反射產生。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飯後百步走,胃部會快速蠕動,還沒有充分消化的食物也會進入小腸,食物營養無法充吸收,身體還是“饑餓”,破壞了胃部消化功能,引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有些患者飯後是不可以走的,胃下垂患者飯後就不宜散步,連一般走動也不宜多。飯後可以平臥10分鍾。因為胃內食物充盈,如果進行直立性活動會增加胃振動和負擔,加重胃下垂。心腦血管病病人忌飯後運動。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因為此時胃腸活動多,腦部血流減少會加劇病情。
餐後散步也不利於冠心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症、糖尿病或者進行過胃部手術的病患。可能會引發心絞痛,加劇頭暈和飽脹不適,而且體位性低血壓、早搏以及心動過速,還會引發陣發性的房顫。
(source: toutiao)
這些人不適合飯後百步走!
老年人:因消化功能較差,飯後立即走動會影響食物的吸收,而且會加重胃負擔,長期可能會引起胃下垂。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如果在飯後立即有大量的走動,有可能會引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糖尿病患者:在飯後立即散步,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會造成頭暈乏力甚至昏厥。
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患者:在飯後立即散步會增加胃腸蠕動、刺激胃壁,不利於胃黏膜修複。
貧血、低血壓患者:在飯後立即散步可能會出現腦部供血不足,導致頭昏、目眩,甚至昏厥。
胃下垂患者:飯後立即走動,會加重病情。
(source: toutiao)
飯後馬上走路對健康有損傷,但是合理正確的飯後運動,對於強壯骨骼、保持身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美國醫學學會也提出,堅持每天30分鍾的行走,能夠提高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
飯後應如何走更健康
時間
飯後最好靜坐至少30分鍾後,再開始散步。
睡前2小時最好不要散步,此時散步會讓身體處於活躍狀態,不易於睡眠。
晚上7-9點散步最為適宜,太晚氧氣會變得稀薄,太早如剛吃完晚飯時,不適宜散步。
走路也要講究速度
首先,速度很關鍵,可以選擇以12分鍾走
1.5公裏的速度走完4公裏,再以正常的速度走10分鍾,以此來恢複,然後再以這樣的速度走完4公裏,再以常速行走10分鍾,如此反複。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也可以維持30分鍾到45分鍾的快步行走姿勢,或大步快走。速度保持在每分鍾120步到140步左右。
熱身
在散步之前,可以稍微活動、舒展一下筋骨。扭扭頭、扭扭腰、踢踢腿、甩甩手,讓身體活躍起來,避免在走動的過程中受到傷害(特別是對膝蓋、腳踝等的損傷)。
每次行走的距離
每次行走的距離在5到10公裏左右為最佳。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逐步達到此水平。速度越快效果越好,但要量力而為,可根據身體情況逐步提高要求和速度。注意量的增加,不要暴走。根據自身狀況循序漸進貴在堅持。
(source: toutiao)
晚飯後兩小時瘦身快
行走隨時隨地可以進行,但是並不是任何時候走效果都是一樣的。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時間最好是在晚餐後兩小時。因為這個時候的脂肪增加量到了最大,此時行走更容易減脂。
保持總時間量的不變
如果時間有限,也可以將30分鍾到1個小時的集中行走分散到各個零散時間段內進行,但是要保持總時間量的不變。
飯後如何養生
飯後一杯茶。“飯後養生”對老人健康尤為關鍵,有關這方麵的俗語有很多,比如“飯後一杯茶,提神助消化”等。其實,飯後養生自古就有,以下就是古籍上流傳很久的飯後養生法。
飯後先漱口。古代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保持口腔濕潤度和清潔,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有效防治口腔及牙齒疾病,並幫助消化。
飯後再揉腹。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提出,“每食訖,以手摩麵及腹,令津液通流。食畢當行步躊躇。”並要求“以手摩腹數百遍,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令人能飲食,無百病”。若“飽食則臥”,就會“生百病”。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肚臍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飯後聽音樂。《壽世保元》中說“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道家也有“脾髒聞樂則磨”的說法。吃飯時聽柔和清新的音樂,能促進食慾並有助於消化,而飯後欣賞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使元氣歸宗,樂而忘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