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與電母。(網絡圖片) 雷公,又稱為雷神、雷師,是古代漢族神話中主要是管打雷的神仙,屬陽。雷公長的像一個大力士,袒胸露背,在他的背上還長著一對翅膀,臉像紅色的猴子的臉,他的手腳像老鷹的爪子,身旁懸掛著很多鼓,如果擊鼓就說明要轟雷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雷公的妻子是電母,她是掌管閃電的神仙,屬陰,又稱為金光聖母、閃電娘娘。電母除了掌管自己的一般職責以外,據說當她跟雷公吵架的時候,天上也會出現電閃雷鳴。 雷公電母的職責原先是掌管雷電的,但是從先秦兩漢開始,他們的職責有了很深一步的變化,民眾將他們賦予成來懲惡揚善的特殊意義。雷電都有替天行道、懲罰過錯的意思,道教也因此繼承了古代對於雷公電母所認同的信仰,將雷公電母作為啟請的神靈。 在一般規模較大道觀或者廟宇中,都會有雷公電母的神像。雷公的形象魁梧壯大、像一個大力士,世人稱之為雷公江天君。而電母則是如仙女一般,端莊優雅,世人稱她為電母秀天君。道教的信徒一般在求雨雪的時候會來奉祀雷公電母,專門奉祀並不多見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由於,古代人們對於打雷這種自然景象並不是很了解,因此逐漸延伸出神話傳說。雷公的形象在古代也是在逐漸演變的,雷公的傳說也是有很多種。 雷公的傳說 相傳雷神是居住在上古時代雷澤一帶,雷澤兩岸是為雷河,華胥國的人民都居住在雷河的周圍。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那時候的雷神是孤身一個人,脾氣相當暴躁,當他不開心的時候,雷河是呈現浪濤滾滾的局麵,要是他動怒了,那河水就更加洶湧澎湃了,人們對此也沒有什麼辦法。華胥國有個華胥姑娘,她來到了雷神殿跟雷神進行評理,她的膽大和率直的性格打動了雷神,但他有個要求就是讓華胥姑娘嫁給他,華胥姑娘為國家的安危著想,於是就答應了雷神的要求。 一年之後,華胥姑娘為雷神生了一個兒子,雷神很高興,脾氣也變好了,雷神只在農時的節氣才打雷閃電,於是雷河兩岸風調雨順。華胥姑娘想念故鄉,於是讓兒子乘著葫蘆回到了華胥國,他的姥姥看到外孫乘著葫蘆而來,於是就給他取名為葫蘆,按照華胥國的方言就是伏羲的諧音。等到伏羲長大後,他看見蜘蛛網便發明了捕魚和鳥的網,後來又發明了熟食。因為思念自己的母親,他做了天梯到天庭看望母親。天帝聽了雷神的稟告,讓伏羲做了華胥國的國君。 雷公不打吃飯人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家長們常常會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教育,這時孩子和家長都覺得不開心,吃飯時就沒有好心情了。 因此,雷公不打吃飯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常常用來勸阻大人別在小孩吃飯的時候進行教育和批評。因為大人在飯桌上對孩子進行教育,會破壞了和諧的氣氛,也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常會以「雷公不打吃飯人」一句來進行勸阻。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雷公不打吃飯人」的由來與一則故事有關,這是發生在一家三口之中。有一天,女兒在家裡煮飯,夫婦到地裏去勞作。因為家裡窮,女兒想著父母幹活辛苦,於是將米湯喝了,給爹娘吃米飯。可誰想,她剛吃完米湯,天空中出現了閃電,將她拉到了院子裡跪下。爹娘回來看到女兒跪在地上,天上飄來一張紙,上麵說是因為女兒沒有良心,居然自己吃了米湯,因此天上發批文,說是午時三刻將遭到雷崩。女兒將事情原由告知了爹娘,爹娘認為女兒的做法是最有良心的,但是天命不可違,於是只好靜靜等待。 一家三口一起吃了飯,爹想女兒長這麼大都沒有吃飽過,於是就想著讓女兒吃飽飯了再走。天漸漸黑了下來,爹知道時刻馬上就要到了,但是到了時刻他們仍然在吃飯,隨著一陣風飄進了一張紙,上麵說因為在端碗的時候,已經過了處決的時辰,雷公不打吃飯人,所以就不懲罰她了,讓她好好做人。這就是「雷公不打吃飯人」的由來。 - See more at: http://b5.secretchina.com/news/16/03/11/602375.html#sthash.C5ZfouDN.dpu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