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就這樣一個人拎著幾個大袋子,輾轉各個魚市場。經過兩小時的辛苦。奶奶把四個塑膠袋都裝滿了,心滿意足地離開了菜市場。 |
|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剛回到家,「咪……咪」,隨著老人的召喚聲,藏在老宅中的貓紛紛露出了頭,三三兩兩的貓從角落裡鑽了出來,不一會兒就聚集了七八隻,緊緊地跟在她的車輪後邊。
老人回家就開起了火,把從集市上收集的內臟都放在裏麵煮了起來。原來她常年去菜市場撿魚內臟,是為了這群被拋棄的可憐的小貓咪。
奶奶說,十幾年前,她在家附近一帶倒馬桶時,發現居民搬家後留下了一隻小貓,看到小貓很可憐,老人便收養了牠。
最初只喂一隻貓,後來家附近的流浪貓越來越多,一頓飯就要吃掉幾大盆食物,不得不去菜市場撿些魚內臟回來喂牠們。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奶奶正站在三輪車上給貓餵食。「喂的時間長了也有感情了,看到牠們吃飽了我才開心」奶奶說。
老奶奶把魚內臟和米飯煮成的貓食,揉成飯團使出渾身力氣拋給在房頂的小貓咪。小貓咪們一個個吃得可帶勁了。
有的流浪貓怕生,躲在牆縫裡不敢出來,老奶奶不得不用廢棄的磚頭墊腳來把貓食送到牆縫裡。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磚頭不穩固,老人的身體也不太硬朗,隨時都有摔下來的可能。
|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她每天早晨7點出門喂貓,10點左右到菜市場撿魚鰓等內臟,然後仔細分撿,避免有魚骨頭刺傷貓咪,中午12點鐘左右才到家,下午—點多開始燒貓食。
一次要煮十幾盆貓飯。下午5點又要去菜場撿魚肚,然後洗煮到晩上8點多,忙完這些她才顧得上自己的事情。
現在,老奶奶的事蹟整個菜市場的人都知道了,菜場裡的魚販得知陳婆婆的善舉後,主動為她收集不要的魚內臟。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