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楚风作家||主题征文】王排《故乡的路》
【楚风作家||主题征文】王排《故乡的路》
作家 主题
征文
故乡

2023-10-14 01:00:00

第204期故 乡 的 路     □王  排            有一种情怀,叫“过去的事”;有一份记忆,令你今天感慨万千。改革开放40年,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变化巨大,而我感触最深的是故乡的路越来越好走,越来越宽阔。  犹记在70年代初,一条通往桃花仑小学的泥巴山路便刻在了我的心里,印在了我的脑海,不须提起,也从未忘记。  我的故乡在赫山区桃花仑的一个小村庄,它的名字很特别,叫湴田村。其实这里是我母亲的家乡,从小我寄托在外婆家,一直以来我就把外婆家当成自己的故乡。  湴田村是丘林地带,真是开门尽是山,常在泥中行。穷是这个村子的普遍性。而路烂更是这个村子的头痛事。  行路难,行路难,黄泥路,今安在?  从外婆家出门有三条黄泥山路联络着外界与村子。村子通向村外的山路都是黄泥巴,而泥巴路最怕雨水,一遇水就成了一锅粥,稀烂的。最主要的是山路遇水便滑溜的,一下雨我就不想去读书。  那时,从我们村到桃花仑小学读书,要翻三四座仑,从外婆家出门翻第一座仑;过了农场的茶叶园,到竹山湾翻第二座仑,又高又陡,还全是黄泥巴山路;过了竹山湾伴着军分区的围墙翻第三座仑,再走几里地越过几个小山包才到学校。每天来去共四趟,每趟要走十多里山路。  天晴还好,起个大早,还能赶上不迟到,下雨可就惨了。最怕迟到后班主任老师罚站,最怕同学笑话身上的黄泥巴印子。更怕那些调皮的男生把外公视为宝贝的斗笠做玩具,他们拿着做飞碟玩,斗笠在教室里从这个角落飞到那个角落,当斗笠散架,里面的棕叶子飘洒飞舞时,男生们便高喊:天女散花哟,天女散花哟,至最后斗笠粉身碎骨,片甲不留。  于是我对外公说:我不要去读书,路不好走,学校里也不好耍。我死活不愿意去读书。  外公说,下雨就不去读书,落雪下凌怎么办,必须读,落枪也要去,你娘要赚钱养家,哪有空带你。不去打死你!在外公威严的恐吓下,打着哭腔,背起书包,穿上外婆做的布鞋去上学。布鞋怕水浸,下雨小心翼翼怕踩坏哒,只好提着鞋子打赤脚赶路,好不容易上了山,可走下坡子却是个大坑,走慢哒撑不住人往下滑,走快哒人更撑不往前冲,常常摔个仰八叉或狗吃屎的姿态。最担心的是半夜下大雨。  山路难行日易斜,最惧夜雨浸泥巴。村里的小伙伴们常是成群结伴一起上学,一起游戏。下雨天爬坡或下坡时为了不摔倒。都是手牵着手,相互支撑着,坡不太陡,不太滑的时候还是很有效的,但雨大,或是下了一夜的大雨时,那就是对我们的一场考验,有时也是一场灾难。常常某一人摔倒了,为了扯住他,用力过猛的他与我们扭着一团,结果是摔了一堆,大家都是一身黄泥巴。笑过哭过,但为了不迟到,提起书包,泥巴湖弄爬起来就往学校方向跑。那时只想,有一条不溜滑的路走多好啊。  在邻村接近学校的地段,这里稍为好一点,黄泥巴山路变成了可开拖拉机汽车的石子路,路面掺有石头,不滑,不怕水,多好走啊。大伙都找村长反应修条石子路吧。山上石头多的是,怎么不用它铺路呢!于是全体村民出义务工,上学的学生也不例外,能力有大小,石头也有大小嘛。大的搬不动,捡小的嘛。村长一发令,村民全出动,大大小小的石头,在老老少少的手里,从山上运到了路上,村长一段一段的检查,踩实,还说:铺牢实点,别踩翻伤了人,泥巴上摔不坏人,石头子可不认得人,摔在上面会伤人。谁家都有孩子,谁都要通过这条路才能走向村外,大家用心挑捡石块,拍实按平每一块石头,齐心协力用石头铺了一条通往村外的小路。  五年级时跟随母亲转到了市区街上读书,踩在沥青马路上,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落雨不湿鞋,晴天不晒头,简直是天堂的路啊。  回外婆家再看村里的石头路,简直老土了,有的石头陷入泥巴里了,有的石头开裂了,还有的也变成泥巴了。路面的不平整了。于是我向小伙伴们吹嘘:街上的路好平好宽,打赤脚走也不会溜滑,更不会摔倒。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成了我炫耀的资本。大伙心里都盼着,几时我们乡下山村角落里也能有这么好的沥青路走呢?  改革春风吹,到处搞建设。人民要致富,就走康富路。  犹记在1975年,市人民医院扩建在姚家村了,这个好消息就象长了翅膀飞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因为湴田村与姚家村紧邻呀。一条笔直的马路从一中进来直达医院,听说这条路被名为康复(又称康富)路。临马路的几个村庄的村民们先行一步,临街房子改装一下就成了门面,月月坐收房租,有的自己做生意,各种店面应运而生,不久,又一栋栋私人水泥红砖大屋耸立在马路两边。路边村上的人家富得流油呢,看哒别人发财,湴田村的人眼都欠红了。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  湴田队就在医院住院部后门,出医院后门,穿过一座小水库坝基,沿着农场茶园山路,不到二里地就到外婆家了。外婆伤感的说:山路弯弯却难走,几时公路能到家门口?  不久,又传来竹山湾、庙湾村征收要修大桃路的消息,周边邻近的几个村子一个个通了大马路,一条条路边又林立着许多店铺,当年象湴田村一样穷的人家都开始拆旧屋起新屋,惟有湴田村死水一潭,没有半点动静,活泛些的人租起邻村人的店面做生意,还有的想办法改户口,迁到邻队去,特别是修龙洲路时,个别有门路的人把湴田村的老屋卖了,在龙洲路边搞到屋场台子,起了五六层,自住出租,小日子不知有多活泛,多滋润。  村民们盼着哪位大佬来征收,盼着政府来修路。  真是要想富,就修路。村民们实在是按捺不住了,我们自己修吧,大家一致要求新任的村长带头。  一声令下,新上任的村长,又带领村民出义务工,挖山修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条,二条,三条通往村外的三合土路修成了。窝居山村的人家大多走出去,打工做小生意的越发多了起来,湴田村也越来越有生气了,村民腰包一个个鼓了起来,大家喜笑颜开,真是风景这边独好了。  不久,这里一栋那里一栋的二层三层小楼房耸立在仑上,因为无污染,无躁音,租房价比路边村还便宜一点,租房的人也越来越多,村民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甜蜜了。  从此我到外婆家更加方便了,并且再也不用走泥巴山路了。  这一横二竖三条马路在湴田村周边环绕而过。再到外婆家,不但路好走,时间也很省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城市改造不迟疑。  每一次去看外婆,外婆总是有好消息,高兴的告诉我:周边村子好多征收了呢?我们村也快了呢!政府又在搞么子城市亮化,公路升级改造呢?听哒讲秀峰路会修得到我屋门口呢?你晓得啵?下次你来看外婆就是落大雨也不会打湿脚哒。  在城市一次次的升级改造中,外婆看到村子山路也变成了水泥马路,越来越好走,越修越宽阔。那瘪着的嘴巴笑得合不拢,脸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这是世上一条最好走的路,盘古手里没得咯啊好路。好日子,真的是好日子。外婆不依不舍,用她那双清朝的小脚踏实地走上共和国的康庄大道上。她的生命定格在她留恋的好日子里,那是90年代末。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  转眼十年,21世纪的湴田村再次征地。一座座山丘被推平,一幢幢高楼林立,一条条水泥路铺就,连接千家万户,连接村里村外,不,现在应该是城里城外了,因为这里现在是地处城市中心了。舅舅阿姨们拆了原来的二层小楼,在安置小区再新建的楼房都是六七层,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有了自家的大洋楼,小车,门面,享受着村民的优惠政策,又享受城里人的舒适方便。  就连我这个所谓吃皇粮的公家人也只有羡慕嫉妒了。  现在大桃路、秀峰路穿村而过,益阳大道,康复路,龙洲路环绕在小村周边,小汽车,大货车可直达家门口。  步入康复路,因之访湴田。黄泥早不见,宝马(汽车)达阶前。  莫说不要穿雨鞋,就连伞也不要打,就可以东家串门,西家聊天了。最苦恼的是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村里人,居然有一次迷路了,找不到外婆原来的家了。  伙伴们笑话我当了城里人就忘了本,外婆家的路都不认得了。是啊,邻近有繁华亮点工程益阳大道,纵横交错的公路系统特别发达,新农村建设村级公路都直达家门口,中心城哪里有黄泥巴的影子,现在要到外婆家非常方便,真是条条大路通向外婆家。  苍海桑田,世事变幻无常。几经风雨,历度拆迁,当年的湴田村楠竹湾,而今的雄森国际。是谁让浮生乱了流年?是谁让繁华替代寂静?是谁让贫农化作富豪?  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奋斗,四十年的汗水,四十年的拼搏。当年的小山村早已是焕然一新,到处是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农家小楼精致亮堂;没有了烂泥路,没有了黑灯瞎火;而今是车水马龙最宜居的城市中心。  记忆里山村那条黄泥巴路,变成石头路,又变成柏油路,后来的水泥路,到现在的沥青路。一条山路,演变成康庄大道,四十年里,越来越宽,越来越好。      王排:另有笔名聂小白,湖南省网络作协会员。投稿说明⊙凡投寄给《楚风作家》公共号作品,要求原创,未在其它任何平台发表过,文责自负。来稿注明真实姓名、笔名、微信号、微信名、所在省市、详细地址、邮箱。附件发个人简介和600×400以上像素照片一张。⊙由于平台每天收到的稿子较多。编辑部审稿时间一般都在十天左右,最多不超过十五天。如十五天内未收到编辑的采用通知,可另投其它媒体。⊙投稿作者敬请关注本平台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专辑链接到朋友圈以及所在的微信群,以提高文章阅读量。作品在《楚风作家》公众号推出后,三个月之内阅读量达2000者,选登大型文学期刊《楚风》杂志。⊙作品目前暂时以赞赏用户“王戈wang”之名统一在《楚风作家》平台发布。发表作品的作者,当期所得赞赏金额的60%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40%作为平台运作和办刊物所用,赞赏低于10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刊发后的第10--15天内发放(未按说明发朋友圈则不予发放),领取稿费请加王戈微信确认。《楚风作家》编辑部主编:王真波qq:1720154020微信号:chufeng16Email:1720154020@qq.com

上一条 下一条
类似笑话
热门笑话
其他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