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儒也在《小窗幽記》裏寫道: 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可見人情世故, 不是天生的技能,而是後天的觀察所得, 內化於心,外化才能成於行; 
人情世故之簡單, 可以是生命巨畫中的幾筆線條; 疏疏朗朗的淡泊; 也可是生命意境中的一輪薄月, 清清涼涼的寧靜。 
人情世故之複雜, 有如潑灑在素色宣紙上的墨跡, 渲染著城府與狡黠; 也如被拉響的胡琴般咿咿呀呀, 帶著揮不去的嘈雜。 
說話滴水不漏者, 給人感覺難免八面玲瓏, 熱鬧有餘,而親切不足; 做事左右逢源者, 又叫人不滿其圓滑世故, 圓滿太過,就虛頭巴腦; 
永遠不要苛求, 別人說的話都是你希望聽到的; 永遠不要奢望, 別人做的事都是合乎你心意的。 世界沒有那麼美,人心也沒有那麼純粹, 不是每一陣風,都會順著你的心思吹來; 有多寬廣的世界,就有多複雜的人心, 有多複雜的人心,就有多叵測的想法; 
斂冷於眼,藏拙於神, 似愚非愚,大巧無巧; 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懂得將原則與和善巧妙的糅合在生活裏; 和若春風,肅若秋霜, 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一個有修養的人, 往往外表圓潤懂世故,內心方正不圓滑; 
知世故的人,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裏進退有度; 不因死板而顯得毫無生趣, 更不因稜角過於鋒利而四處樹敵; 
不世故的人, 在魚龍混雜的社會中砥礪前行; 不摒棄初心,不曲意迎合, 縱使百轉千回,亦心存善念,恪守原則; 成熟是讓自己變得理性, 深刻是讓自己變得豐富;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善良的成熟; 
你給生活意境,生活才能給你風景, 你風聲鶴唳,生活也只好四面楚歌; 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給的, 你若通透,天地一片澄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