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給你無盡的財富,但我可以給你無盡的花朵。」 就為了這句情話,李旻果接受了馬悠博士的告白+求婚,毅然決然地辭去了都市裡的記者工作, 追隨丈夫來到人跡罕至的雨林種樹、養花,當起了「農婦」。 那年,他47歲,她30歲。 ▼馬悠李旻果夫妻在西雙版納雨林 
「你瘋了?好好的大城市不待,非要去守著那人煙稀少的雨林?」 當有人跳出來反對時,李旻果卻一臉執拗。 或許正像某些愛情箴言裡講的:追隨最愛的人,無論做什麼都會心甘情願。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只是,李旻果沒想到,守護這座雨林裡的日子一晃就是18年,又或許,會是一輩子。 
「沙沙沙」…「吱吱吱」… 當你踩著地上的樹葉,一路被大自然的音樂陪伴著,走進雲南西雙版納這片幽深的熱帶雨林, 想尋覓那場浪漫愛情的蛛絲馬跡時,兩個孩子卻出現在了你麵前。 「雨林精靈」,幾乎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來形容這對小姐妹──林妲和宛妲了。 

這對在雨林「土生土長」的小姐妹,聽得見葉落,能和花朵交談,感知大樹的力量。 
也能自創文字,無師自通地彈鋼琴,編曲,採集植物做顏料繪畫。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世界上真的有精靈?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大抵是不大信的,直到2012年,這對姐妹花出現在湖南衛視的舞台上,用天籟的歌聲呼籲保護雨林,才真的信了,借汪涵老師的話來說:「她們真的是地球上的精靈。」而這對雨林精靈的父母就是馬悠和李旻果。 
「你敢要,我就敢給。愛情於我而言就是一場義無反顧的追隨。」 說起馬悠博士和李旻果的初遇,簡直浪漫得一塌糊塗,又有點宿命的味道。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8年前,昆明世博會秘魯大使的晚宴大廳突然誤入一位滿臉絡腮鬍的德國人,他就是馬悠博士,一個生態學家。 而李旻果呢,是以記者身份參加晚宴的。 馬悠博士原本是在另外一個樓層開會,對會議的內容感到有些失望,於是想四處轉轉,沒想到邂逅一見鍾情的愛人。 
馬悠博士介紹說他是個生態學家,聊了一會他看她累了,便邀她到樓下即興彈奏了一首藍調。 一轉身,馬悠博士表白:「這是我即興為你創作,也是我送給你的禮物,如果你還是單身的話,請你嫁給我。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突如其來的告白!
看女孩一怔,他又補了句:「我不能給你無盡的財富,但我可以給你無盡的花朵。」 李旻果後來回憶說:「他敢要,我就敢給。」 
次年正月十五,李旻果嫁給了馬悠博士。 她辭去了報社記者的高薪工作,追隨當時做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恢復與保護工作的馬悠博士,在瀾滄江邊紮下了根。 不過,兩人告別大城市,選擇在雨林裡安家,卻不僅僅是因為愛情…… 
兩夫妻親手設計建造了居住的家園──湄公山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那是一座傣族風格的家,再遠,是滔滔奔流的瀾滄江。 最初這裡一棵樹也沒有,後來經過夫妻的培育才長成了雨林。 「我們買下15畝橡膠林,租來6666.6畝地,想把雨林還給下一代,結果一夜之間什麼都沒了…… 」 當時的西雙版納,因為人們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大肆砍伐,一處處雨林被單一的橡膠樹覆蓋,多年過去,大約40萬公頃的熱帶雨林消失不見了。 
李旻果說:「一朵花開,一片花瓣掉落,一顆種子的層成熟,每一個生命的成長都是大自然賦予的潛力。種滿了橡膠樹的這塊土地,卻不是,這種樹雖然也是樹,但它是不保水的,是功利驅動的。」 橡膠樹身上被刻出一道道口子,下邊放著一個裝橡膠的碗,傷痕累累的樹在哭泣,雨林在哭泣…… 

因為大麵積種植橡膠樹,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會板結,西雙版納的許多村寨已出現自來水斷流、井水乾涸的現象。 長此以往,雨林的氣候會發生不可逆的變換,比如平均氣溫會上升。 在商人和橡膠農人的眼裡,橡膠林能換來金錢,是叢林中的黑色黃金,它能變成輪胎、雨衣、雨靴…… 等各種橡膠製品,滿足都市人的消費需求。 
可是,種植橡膠林替換掉雨林,給大自然的毀滅性傷害卻被人忽略掉了。 最可悲的是,雨林的土地滋養了橡膠樹,橡膠樹造出的輪胎又回過頭來軋平了雨林。 
看著一片片雨林被推土機推倒,被火燒毀,裸露出黃色的皮膚,馬悠博士和李旻果心急如焚,他倆意識到保護與恢復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擱了。 為了把曾經遭受砍伐燒焦,起初只有橡膠樹一個物種的地方還原成熱帶雨林,馬悠與李旻果夫妻買下了15畝橡膠地。 他倆打算按照自然生態的模式,在上麵進行著再造雨林的試驗。 如果實驗成功了,就能夠複製模式,雨林就有救了! 
李旻果和馬悠博士先是把橡膠樹都砍掉,只留了幾棵象徵性的樹告訴別人這兒曾經的歷史是什麼。 
然後在橡膠地上種植物,包括江邊刺葵、榕樹、棕櫚樹……還有他倆最愛的蘭花。 
每天清晨,馬悠博士都要迎著濕潤露珠,到雨林裡找尋從枯樹上跌落的蘭花。 帶它們回實驗室,復活栽培。 
兩年後,再一個個送回去,綁到樹上。 李旻果說:「他是科學家,更是藝術家,他用藝術的形式做雨林保護的科學工作。」 

時間一點點流逝,靠著這一顆顆小小的種子,李旻果夫婦種下了四五百種植物,他們居住的麵積只佔百分之十, 還有百分之九十是為花、草和小動物們做的家,裡邊有蛇、蜥蜴,有各種連她都不知道的微生物。 
幾年過去,原本單一的橡膠林,重新恢復成了生態多樣性的小雨林,李旻果夫妻把這裡稱為「地球人的家」。 


「僅僅15畝的小氣候,已經和外麵完全不同,開了門就像一個結節,夏天的時候,進門就低三度,這麼少的土地居然都能對氣候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伴隨著這片土地的新生,他們的女兒也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大女兒林妲、二女兒宛妲相繼出生,其中一個女兒剛剛落生時是通體的藍色,馬悠博士喜極而泣,他說:「那是得蘭花之精髓,她是我們的蘭花仙子。」 
他們的孩子沒有被送去上學,而是在雨林裡和蘭花們一起生長。 
爸爸媽媽是她們的私塾先生,每天教她們唱歌、彈琴、畫畫、下棋。 這對姐妹花最開心的就是赤腳奔跑在雨林的天地之間,觀察植物、給小鳥安家、爬樹、到房頂上摘果子、採花蜜…… 看著孩子像精靈一樣無憂無慮的,那麼快樂,夫婦倆達成了共識:要給孩子一個完全自然的環境,要把更多雨林還給下一代。 
於是,2007年馬悠博士賣掉在德國的房產和保險,從布朗山村民手中,租來了6666.6畝輪歇地,成立了首個中國民間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也就是天籽老班章生物多樣性茶園保護區。 6666.6畝,換算了一下總共是約4400000㎡土地。 雖然遭遇當地官員的質疑,商人的白眼和農民的不解,但是,夫妻倆為了心中的夢想一起努力著,播種,育苗,研究……生活簡單卻特別幸福。 
一顆顆種子埋進去,轉眼3年過去,6666.6畝的土地漸漸被多樣化的植物覆蓋,來森林的蜥蜴、梅花鹿、松鼠等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夫妻倆感覺彷彿距離夢想也越來越近。 

看著兩個女兒在雨林的環境裡自然生長,能隨意彈奏著鋼琴,隨性畫著畫,在樹藤上跳舞,夫妻倆覺得一切付出也很值得。 


可是,打擊卻接踵而至…… 2010年1月,馬悠博士心臟病突發去世,毫無徵兆的離開。 
次年,也就是2011年3月,數千畝剛具雛形的雨林一夜之間被山火毀掉了。 「我當時是看著火起,而且火就燒在先生的陵墓前。」 如果不是幾個外國朋友在身邊,李旻果也險些葬身在那場火裡。 
丈夫去世,雨林被大火摧毀,家裡被盜。 接連的沉重打擊,一度讓李旻果陷入了天翻地覆的黑暗。 今後的路,該怎麼走下去?她很迷茫。 
「災難過後,我重新振作繼續完成丈夫遺誌,女兒們也第一次走出了雨林。」 不過,很快李旻果決定重新振作,繼續完成丈夫未竟的事業,而一切,只能從種籽開始。 
採種、育苗、栽種、研發……和政府、商人、農民等各個圈層打著交道,不管再發生什麼事,她都沒有動搖過。 幸好,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比如成龍、倪萍、楊瀾…… ▼李旻果和著名主持人楊瀾。 
李旻果守護雨林的事還驚動了聯合國,聯合國開發署曾給她頒發了「中國因你而美麗」獎項,而LVMH最新品牌茶靈也在這裡誕生。 
在這片土地上,在和LVMH的嬌蘭品牌合作十餘年後,基於信任和讚賞,LVMH和李旻果合作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茶靈品牌,用她保護的古茶靈普洱茶,研發出全球第一個普洱茶護膚品牌,也和她誕生了第一個親生品牌,使雨林裡的生物不止以一種形態存在大眾麵前。 女兒們也繼承了父母的夢想,因為她們的爸爸說過:「所有的種子都藏著生命,我們要好好對待每顆種子,讓它們都能長成大樹。」 只要心懷希望,就能到達更遠的遠方,兩個天使為了守護爸爸和媽媽的夢想,第一次離來到雨林外的世界,開始也會惶恐和不安,但一想到父母的付出,就變得更加勇敢、更加篤定。 
後來中國達人秀邀請雨林精靈表演,此時的林妲和宛妲已經能獨自登台了。 當聽到兩個女孩用天籟之音呼籲世界關注這片熱帶雨林,著名主持人倪萍都為之動容。 

後來她們又去了湖南衛視,央視…… 每到一處都用稚嫩的聲音說著:「我們想讓更多人和我們一起種樹,保護雨林,保護地球。」 汪涵都說這兩個女孩是「地球上最美的精靈」。 
十幾年過去了,現在的布朗山雨林保護區,已經種植300多萬株植物,基本形成了雨林生態小氣候。 
林妲和宛妲她們自小在雨林中長大,性格無拘無束,又充滿靈氣。 
她們對雨林和生命,有著深刻的感知,懂得怎麼跟大自然友好相處,理解而且熱愛父母做的事情。 

如今,雖然當地居民的意識和態度也發生了悄然的改變,但是在利益麵前人們會如何選擇,依然是個未知數。 李旻果說:「整個地球的雨林狀況都是不樂觀的,如果我們做錯了,那我們認錯,投誠,把熱帶雨林還給下一代好不好?」 
沒想到,在這片美麗的西雙版納雨林,不僅住進了世上最淒美的愛情,誕生出美麗的雨林精靈,還安放著18年如一日的守護…… 生活在都市的我們,每天開著汽車在馬路上狂奔,很難想像一個橡膠輪胎跟遙遠的西雙版納雨林之間的關係。 實際上,生活的便利正「倒逼」著雨林的原住民種橡膠樹謀利,摧毀一片片雨林。 而李旻果一家則在叢林深處,用最原始的方式埋下一顆顆種籽,默默守護幾十年,只為了對大自然做出一些補償。 
雨林,它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和守護。 
「埋下種籽,等它發芽,開花,結果,可推土機一秒就可以壓壞一方雨林,這樣算下去,要花多少年才能把那些破壞都填補起來,估計一輩子也做不到吧?太慢了……」 李旻果說:「慢一點沒關係,我們還有下一代。」 文章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gshejTxa2mpzJXix2tq1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