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是有大量的體液瀦留,導致局部或全身皮膚出現腫脹。腎病患者的水腫,首先出現的是麵部和下肢,隨著病情發展,水腫波及全身。 臉腫、眼皮腫,這叫「腎炎性水腫」。 可以簡單把我們人類想像成一個口袋。平時喝水就是往口袋裡灌水,排尿就是把口袋裡的水往外倒,喝水和排尿這兩個行為維持著我們人這個口袋的水平衡,健康人喝水多了排尿就多,喝少了排尿也少。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現在問題來了: 假如這個口袋光進水不出水會變成什麼樣? 答案顯而易見,口袋會被撐鼓。這就是腎炎性水腫——顏麵部水腫的發生機製。 這種水腫是由於腎排水過少,體內水瀦留過多,引起血管內的水向血管外滲出。像這種情況,水會流向哪裡?當然是往壓力低的地方流。 而我們人體皮膚組織哪的壓力最低? 1.有「洞」的地方壓力低; 2.皮薄(肌肉少)的地方壓力低。而顏麵剛好符合這兩條,所以這種水腫先腫臉: 
眼瞼(眼皮)水腫 因為這種水腫是「撐」出來的,所以血壓經常會高,醫生經常會讓這類水腫患者測血壓。 這種水腫,多見於腎病綜合徵。 我們腎病患者尿出來的白蛋白,這貨在血液裏屬於「乾貨」——可以吸水。 當腎臟生病,大量白蛋白隨尿丟失,血管內白蛋白減少,乾貨減少,就吸不住水了。血管內的水,就跑到了血管外造成水腫。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種時候,哪裡的血管流動最費勁(對抗重力),哪裡就越腫得厲害。 因為腳部血管的水,向上流回心臟太困難,所以很多人是先腫腳,再腫腿。 
腿腫像這樣,醫生一按會有一個坑 腿腫的病人都有個體會,也經常會問醫生: 「我早上不怎麼腿腫,下午這腿就腫起來了,是怎麼回事?」 醫生管這叫做「晨輕暮重」:早上臥床剛起,水還都在後背、腰臀部,下肢和足部不明顯;直立行走一段時間後,水就到腿上了。 這種水腫與腎炎綜合徵導致的臉腫正好相反,它的血管是「癟」的,所以,腎病綜合徵裏就沒有高血壓這一條。 水腫剛開始時,是眼瞼、麵部;或是足部、腿部。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隨著病情發展,水腫會波及全身,並出現胸腔積液、腹水、心包積液、縱隔積液,也可出現肺水腫,以及陰囊水腫、陰唇水腫。 腹水: 
胸腔積液(胸腔置管術): 
陰囊、陰唇水腫: 
抱歉,開太快翻車了…… 似半透明氣球狀。修車繼續。 全身性的水腫,需要及時控製住,比如胸腔積液,超過 0.5L會感覺胸悶;積液進一步增大會導致無法平躺、呼吸困難。腹水,會增大腹壓,引起靜脈淤血,加劇肝腎細胞壞死;更易引發感染,增加腎衰竭風險。 長時間心包積液會發展為慢性心包積液,量大時有可能導致心包填塞,甚至導致死亡。 肺水腫會導致極度呼吸困難,嚴重時會休克甚至死亡。 水腫這個症狀,多數患者在臉腫和腿腫階段就可以控製住(只是送到我這的患者很多是沒控製住的-_-#)。正確治療,不會發生全身水腫甚至病危。 凡是病危的腎病患者(尿毒症除外),肯定是治療不規範,有時是醫生的鍋,有時也是患者的鍋。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