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笑话 > 醫生多年觀察發現,這三種體質的人易患癌!防癌方快收好
醫生多年觀察發現,這三種體質的人易患癌!防癌方快收好
笑话 无题

2024-11-21 01:00:00

癌症最愛找上誰?

在《健康之路》節目中,楊中醫生根據自己常年的觀察,和醫生們之間的探討交流,發現有三類特殊人群,確實比其他人容易患癌。

這三類人是:血瘀體質的人、痰濕體質的人、陽虛體質的人。


1. 血瘀體質的人

血瘀體質容易患:肺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在中醫看來,經脈瘀阻會導致血液無法流通,代謝物質不能排出,長時間會形成痰,痰和瘀互相糾結在一起,時間再久一些就會形成毒,最終變成癌症。

(圖為:北京中醫醫院 楊中 主任醫師)

你是不是血瘀體質?

①舌頭:舌下出現血管粗大、血管分叉、顏色暗紫的狀態時,可能是血瘀體質。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②臉色:臉色晦暗、沒有光澤、皮膚粗糙;有黑眼圈,不僅是因為熬夜,如果長時間黑眼圈也可能提示有血瘀情況。

③ 嘴唇:唇色紫黑色,可能是血瘀。

④血瘀失眠:入睡困難、睡不踏實、總做噩夢、天亮出汗。


2. 痰濕體質的人

痰濕體質易患:胃腸道的腫瘤、腸癌,淋巴瘤,腦瘤,肺癌。

在中醫看來,痰濕是一種全身整體的狀況,痰濕在人體內形成後很難去除,在身體中存在時間久了也可能出現惡性的病變,痰濕與腫瘤的發生髮展有密切的關係。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你是不是痰濕體質?

① 痰濕肥胖:

正常人的胖腹部不會有脹滿的感覺,沒有明顯的不舒服。

痰濕體質的胖表現為腹部肥滿而鬆軟,感覺身子特別重。

② 糞便:

痰濕體質的人大便常常是黏膩的,會黏在馬桶,沖不幹凈。

③ 舌頭:

痰濕體質的人通常舌苔厚膩、感覺口苦。

3個飲食習慣易生痰濕

長期吃冷飲、長期酗酒、總吃肥肉


3. 陽虛體質的人

陽虛體質易患:胰腺癌、消化道腫瘤等。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老年人陽氣不足,出現腫瘤的幾率也會大。

中醫認為,當人體陽氣不足時,推動血液、津液的能力會減慢下來,進而出現痰濕和血瘀的情況,痰和瘀糾結在一起就會導致腫瘤。

你是不是陽虛體質?

① 比一般人怕冷

陽氣不足,會出現畏寒怕冷的癥狀,這種冷是可以緩解的,穿厚點就會覺得好。

② 腰膝酸軟

如果腎陽不足,主骨生髓的能力就會出現問題,導致腰膝酸軟的狀態。

③ 腹脹

脾胃要靠陽氣運轉,如果脾陽不足,吃進去的食物就會滯在腹部,表現出消化不良、腹脹的癥狀。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④ 情緒低落

如果心陽不足,判斷能力就會下降,表現出情緒低落、無精打採的狀況。

如何改善癌症體質?

如果發現自己有一些血瘀、陽虛、痰濕體質的表現,就要注意改善自己的體質了。首先可以通過生活方式來調節,如果嚴重,則可以通過中醫來改善。如果自己不確認,建議諮詢醫師。


1. 23點前入睡

23點前入睡。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保證好的睡眠質量,不過多消耗體內的陽氣,才能使血液循環更加順暢,這是減少血瘀的重要方法之一。


2. 保持愉悅心情

中醫講「喜則生陽」。愉快的心情有利於陽氣的生髮,有益身體健康。而長期糾結的人會形成氣滯、氣結,最終導致血瘀。

所以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愉悅的心情。快樂的事情記住,不快樂的事情都忘掉。遇事不怒,想得開,放得下,始終保持心情的平和。


3. 每周150分鐘運動

現在太多人習慣久坐,而少動了。然而,久坐不利於血液流通,也會傷脾陽,造成痰濕。中醫講,「動則昇陽」,人正常的氣血運行需要動起來,而且運動可以使血液流通加快,預防血瘀。

普通人每周最好能有150分鐘的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有益身體健康。


4. 泡杯茶,化瘀祛濕

① 紅花茶——活血化瘀

紅花可以活血化瘀,陳皮可以理氣化痰,淩霄花通肝經、可以活血化瘀,調節情緒。

做法:紅花3克、淩霄花3克、陳皮5克,加入500毫升熱水,沖泡5分鐘後即可。

② 山楂茶——活血化瘀

脾胃是血瘀的第一站,經常服用山楂,除了消食以外,還能夠讓人體的氣機順暢,活血化瘀。

注意:胃不好人群,反酸、腹脹,建議吃焦山楂,脾胃較好人群可以直接吃生山楂。

③ 茯苓茶——健脾祛濕

痰濕的根本在脾虛,而茯苓、白朮健脾,陳皮和佩蘭祛濕。

方法:取茯苓5克,白朮5克,陳皮5克,佩蘭5克,加入100毫升熱水,沖泡5分鐘後即可飲用。


5. 常揉耳朵昇陽氣

中醫把耳朵看成一個倒垂的嬰兒,耳朵上包含了全身的信息,搓耳朵可以把人體五臟六腑的精氣、陽氣都調動起來。

方法:食指和中指夾住整個耳朵,然後上下搓,每天搓20-30下。然後把大指和食指相對,往上拉耳尖,往下拉耳垂。

健康時報

本文專家:

北京中醫醫院 主任醫師 楊中

上一条 下一条
类似笑话
热门笑话
其他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