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種極度疼痛的關節炎,
還會在關節處形成結晶石(痛風石), 讓皮膚發生明顯膨脹的情況。那什麼是痛風石? 痛風石,又叫做痛風結節。 痛風石是是尿酸鈉結晶沉積於軟組織,
引起慢性炎症及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的結節腫。通俗點講,就是結晶在在你軟組織那遇阻,
沉積下來和你軟組織處的纖維組織糾纏形成的一個塊狀物體。除了中樞神經係統以外,幾乎所有組織都可以形成痛風石。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如何辨別是否是痛風石? 位於體表的「痛風石」常呈現如下特點: (1)突出皮麵的芝麻~雞蛋大,黃白色結節。 (2)質地較堅硬。 (3)表麵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糊狀物(尿酸鹽結晶),
雖經久不愈,但很少繼發感染,因尿酸可抑製細菌生長菌。(4)數目多少不等,一般1-10個。 要想確認是否真的是「痛風石」。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去醫院做個檢查最為妥當,一個雙源CT解決。 一名網友在臉書「爆廢公社」分享照片,
內容是自己老公腳趾的痛風石「爆了」, 腫脹的情況讓放射科的醫生都忍不住問「這是被什麼咬到啊」, 其他網友看了照片後也直呼「太可怕了」、 「怎麼會這麼大顆啦。」▲腳趾腫到破開,照片讓網友看傻眼:「像塞進乒乓球。」 照片中可以看見,原PO老公右腳的其中一個腳趾,
因為罹患痛風出現嚴重「腫脹」, 幾乎是在皮膚內塞進一顆乒乓球的感覺, 28日因為撐到皮膚破裂爆開, 便趕緊衝到醫院給醫生檢查, 照X光時放射科的醫生還驚訝問說「這是被什麼咬到啊。」▲也有網友一眼就認出照片是「痛風石」。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痛風以往被稱為「帝王病」或「富貴病」,
一般是指尿酸晶體沉積在組織造成的各種症狀, 包含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沉積、 痛風性腎病變和尿路結石等, 原PO照片中的症狀就是痛風石沉積, 若長期不管則可能導致手腳關節扭曲變形、 侵蝕骨頭影響生活, 甚至併發其他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研究顯示,痛風會增加慢性腎臟病及腎結石的風險,如果病人未接受妥善治療,尿酸鈉鹽結晶可能直接沉積於腎臟組織,也就是說,長期高尿酸不但會造成腎臟傷害,還可能加速慢性腎臟病變的病程。 第一種人,患腎臟類疾病風險增加 臨床上也發現,痛風病人併發泌尿道結石的比率較高,且發生的風險與尿中尿酸的排泄量呈正相關,一般會建議病人多喝水以預防結石。
2013年日本腎臟醫學會曾經指出,長期高血酸可能加速慢性腎臟病的病情進展,故建議採取降尿酸治療,以預防疾病惡化。第二種人,患心血管類疾病風險增加 已有多項研究證實,血尿酸濃度上升與中風、冠心病、心絞痛、心臟衰竭的風險呈正相關,甚至可能提高全死因死亡率。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2015年台灣健保資料庫曾經分析,發現痛風患者若完全未服用降尿酸藥物,發生深部靜脈栓塞與肺栓塞的風險分別是正常人的 2.16倍與 2.28倍。若本身為痛風患者或是已有痛風石的情況,切記遵照醫師的指示穩定服藥,千萬不可吃吃停停,目前已有諸多研究發現,使用降尿酸藥物有助於降低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第三種人,患代謝症候群或糖尿病類風險增加 2015年曾有一篇研究發現,血尿酸濃度< 280 μmol/L ( 約 4.7 mg/dL) 與血尿酸濃度 > 420 μmol/L (約 7.1 mg/dL)者相比,尿酸濃度較高者其代謝症候群風險明顯較高。另有研究統計,血尿酸濃度不僅和糖尿病罹患風險有關,還可能增加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血管病變等)的發生率。 若痛風病患已檢查出痛風石,大多是尿酸長期控製不佳所致,記得要定期回診追蹤,並遵守醫師的治療指示。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請一定要好好的醫治,免得並變成更嚴重的疾病,
轉發分享,日行一善,助人為快樂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