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簽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 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 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 耳屎是什麼? 我們常說的耳屎,在醫學上有個十分文藝的名字叫耵聹【dīng níng】,是不是一下子感覺好聽多了。 耵聹是由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一種灰色、橙色或淡黃色的蠟質分泌物,同時還混有灰塵和皮屑。它的主要成分為60%的角蛋白,12-20%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醇類、角鯊烯,以及6-9%的膽固醇組成。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不同人群的耳屎組成成分各有不同,主要分為幹型和油型。一般來說幹型會比較容易脫落,而油型可能會容易積在耳道裏。 耳屎要不要掏? 不管你有沒有嫌棄耳屎,它的存在是有一定意義的: 1 潤滑保濕 由於耳屎內脂質的存在,油膩膩的耳屎可以提供潤滑作用防止耳道內的皮膚乾燥,避免過於乾燥引起耳癢、皮膚燒灼感。 2 保護耳膜 避免沙石、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壞耳膜。 3 一定的抗菌作用 耳屎中的某些成分,比如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都對細菌有一定的抑製和消滅作用。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4 防噪音 我們的耳膜非常薄,很容易被強聲波震烈,而耳屎能起到過濾和緩衝聲波的作用。 5 自潔作用 耳道有自排自潔的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可以自行排出。由鼓膜中心形成的細胞從中心通過耳道壁向外移動,並向耳道的入口移動。耳道內的耳屎通過這種傳送帶一樣的操作,被送到出口。咀嚼和下頜運動也輔助了耳屎不斷被運出。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總之,正常來說耳屎的排出其實沒我們什麼事,一般情況就不要掏耳朵了。 自行掏耳朵,害處真不小 但是很多人都會習慣於自己瞎摳耳朵,有用長指甲的,有用棉簽、挖耳勺等等工具的。其實自己掏耳朵,風險可不小! 1、用力過猛,導致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甚至並發中耳炎。 2、方法不當,可能將耳屎推向耳道深部,形成耵聹栓塞,導致聽力減退,壓迫鼓膜引起耳鳴,眩暈。 3、用不幹凈的挖耳勺、長指甲等挖耳,易挖出細微的傷口,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真菌感染。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4、共用挖耳工具,會傳染疾病,最常見的是人乳..頭狀瘤病毒,引起外耳道乳..頭狀瘤。 5、耳屎真的會越挖越多,經常挖就會分泌的越來越多。而且新分泌的耳屎可能會由原本的片狀變為碎屑,降低保護耳朵的能力。耳屎太多怎麼辦? 也許你會擔心耳屎不挖越來越多怎麼辦? 耳屎正常來說只存在於耳道外部1/3,即使很多,通常也會自己掉出來。 如果耳屎過多,並且沒掉出來,一般都是由於外力(例如自己掏耳朵,把耳屎頂進去了)或者實在是自身分泌物過剩又沒清理好。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耳屎堆積得太多,阻塞了外耳道,醫學上上叫作「耵聹栓塞」。 它的產生,不會受你的性別、年齡、衛生習慣等影響,上至八旬老翁,下至一歲頑童,從溫婉明媚小姐姐到油膩中年大叔,都可能有。 當耵聹栓塞時,很多時候都是沒有很大的感覺,可能會在無意中發現耳朵聽聲音有些小,耳朵有點悶脹不適,有時耳鳴、眩暈,或者進水後耳朵裏悶堵疼不舒服,到醫院檢查時才發現的。 所以,定期的體檢(包括耳科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這不只是為了發現堵塞住的大耳屎,還有助於很多疾病的早期診斷。 其實,從健康角度考慮,一般來說耳朵沒有明顯不適症狀,就無需處理耳垢。 但如果耳垢堵滿了耳道,已經出現上述症狀,不建議自己用棉簽或耳勺深入掏耳朵。需要到醫院處理,醫院有軟化耳屎用的滴耳劑,耳屎浸泡鬆軟後,可以由耳科醫生清理掉。 總之能讓你的耳朵從內到外舒服一把! 如果平時真要自己動手的話,建議用棉簽在外耳道轉動幾圈就好,不要深入到耳道內部。「油耳」且耳垢顆粒大,可以讓棉簽蘸上溫水,然後在外耳道內輕輕旋轉,將耳垢帶出,再用耳勺輕輕取出。 親愛的朋友們, 請健康用耳, 如果有耳屎堵住了, 不要自己瞎搞。 去醫院用科學的方法, 好好爽一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