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情,要讓人人都說好,這個要求太高了,連佛陀也做不到。所以,凡事只要問心無愧就好,不管別人怎麼說,只要自己發心清凈,就應該堅持到底。 往昔佛陀在世時,提婆達多、善星比丘、達瑪多匝、外道六大本師等人拚命地與佛陀作對,不管佛陀對他們如何慈悲,他們都不為所動——有人說佛陀戒律不清凈,有人說佛陀見解不究竟,還有些外道見佛陀的莊嚴金身具足九種醜相……佛陀在經中也親口說過:「世間上對我有信心者,其數量如指尖上所沾之微塵,而沒有信心者,如同大地的微塵。」 圓滿如佛陀者尚且如此,身為凡夫人的我們,就更不用說了。
曾有個企業老闆,一心一意想利益所有員工,希望每個人都說自己好,但始終無法實現這個願望。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不管他怎麼絞盡腦汁,付出再多的財力、物力,仍有一些人跟他唱反調。所以他特別想不開,有一次跟我訴苦,我就告訴他:「佛陀都無法讓所有眾生滿意,我們恐怕更不行了。你的心願雖然不錯,但可能還要再考慮一下。」要知道,眾生真的難以一一取悅,《伊索寓言》中就有個故事: 有個老人和一個小孩,用一頭驢馱著貨物去趕集。 在回家的路上,小孩騎在驢上,老人趕著驢子走。路人見了,指指點點說:「這孩子真不懂事,讓老人走路,自己享受。」 小孩忙下來讓老人騎上。旁人又說:「這老頭怎麼忍心讓孩子走路,自己騎驢?」 老人聽了,趕緊把孩子抱上來,兩人一同騎。走了一段路,又有人說:「這一老一小太殘忍,把小毛驢都快給累死了。」
兩人只好下來走路,可又有人笑話他們:「有驢不騎,真是大傻瓜!」 最後,實在沒辦法,二人扛著驢子回家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可見,不管做什麼事情,要讓眾人全都滿意,這是絕對做不到的。權衡之下,大多數人認可,也就可以了。 我曾讓很多人提意見,看看我講課講得怎麼樣—— 有人說:「你嘰裏咕嚕講那麼快,誰聽得懂?慢一點!」於是,我就故意放慢語速。 有人又抗議:「你慢吞吞的,誰也不想聽,我都打瞌睡了,講快點好不好?」那不快不慢的速度在哪裡呢?這個確實沒法把握。
如果我講得稍微廣一點,有人就說:「你囉囉唆唆講半天,我還有事情呢,發揮得少一點,不要太囉唆了!」然後我就簡略一點。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結果又有人抱怨:「你講得這麼略,肯定誰都不懂。我除了聽法以外,沒有別的事情,應該講廣一點,多引用教證、理證。」既然怎麼做都不滿意,後來,我只有憑自己的能力和良心來畫一條線了。 藏地也有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有家人娶了一個新媳婦,媳姻剛進門時,婆婆對她挺不錯,她賢惠能幹,但唯一有個缺點就是不愛說話。後來婆婆非常不滿,說她像啞巴一樣,就因為這個原因,非要把她休掉。 她丈夫也沒辦法,只好聽母親的話,把她送回娘家。
回去的途中有一座岩石山,兩人翻山時,聽見山上一隻鴣鴣鳥「嘰咕嘰咕」叫個不停。她丈夫聽得心煩,就拿出箭來想射死它。 這時,媳婦唱起了一首歌:「世上之人難取悅,少語嫌棄被趕走,多語鴣鳥被射殺,不知彼等需什麼?……」 的確,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也不行,有些人建議「適中」一點,但適中的標準也因人而異,每個眾生的根基、意樂不同,判斷的結果也有天壤之別。實際上,要令大家全部滿意,這是根本辦不到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所以,凡事只要問心無愧就好,不一定非要得到所有人的讚歎,只要對得起自己良心,別人不滿意也沒辦法。畢竟佛陀都不能滿足所有眾生,像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又怎麼可能做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