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台 > 全台最大「腸胃健康地圖」上線啦!北部包辦前三慘,快吃「腸壽六食」腸胃不塞車!
全台最大「腸胃健康地圖」上線啦!北部包辦前三慘,快吃「腸壽六食」腸胃不塞車!
全台

2024-08-14 01:00:00

今年首次公布「台灣腸胃健康地圖」,為台灣十九縣市進行腸胃健檢,結果發現全台皆陷入警示範圍,其中腸胃力最弱的前五縣市,北部地區就包辦四名。大腸癌是十大癌症之首,根據統計,不到40分鐘(37.3分鐘)就會新增一名大腸癌患者。(胃癌則是排名第七。)推估全台約有92萬名青壯年壟罩在可能罹患腸癌、胃癌的陰影中。

◆台灣腸胃健康地圖

我們吃東西常常會說北部和南部的口味不同,像是粽子會分北部粽和南部粽,做法和味道完全不同。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本來飲食偏好隨著地域而有所不同,但這樣的偏好可能會影響我們腸胃道的健康。「台灣腸胃健康地圖」,調查了全台各地的飲食習慣和腸胃健康狀況,並且按照健康程度給予排名,發現全台皆陷入警示範圍。

陽明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蔡英傑表示台灣有不少民眾長期飽受腸胃問題所苦,特別是正值人生打拚階段的青壯族群,往往在健康與工作間無法取得平衡,因此「台灣腸胃健康地圖」鎖定全台 20~45歲


1,172位民眾,針對與菌相平衡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腸胃疾病、腸胃問題、腸道年齡、飲食習慣等進行抽樣問卷調查,結合國民健康署所公布大腸癌與胃癌數據,結果發現台灣19縣市無一倖免皆列入中度警示,近85%區域呈現中高度與高度警示,其中基隆市與新竹縣更呈現最高等級警示。

◆北部人腸胃力較弱?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大都市生活步調快、大魚大肉,不重視生活品質。像是雙北市,對健康較積極,願意做檢查,例如:糞便潛血檢查,較容易發現腸胃道問題,特別是在疾病早期階段的時候

陽明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蔡英傑補充基隆、宜蘭民眾腸道年齡老化排前兩名,可能與通勤人口多,時間趕、壓力大有關。

◆飲食習慣vs.腸胃道健康

針對飲食習慣、腸胃問題等項目,整理出所謂的「腸胃驚世紀錄之最」。像是第一名(腸胃功能最差)的基隆市,就有三項最高紀錄,分別是大腸瘜肉、胃食道逆流、愛吃偏酸食物的比例最高。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大腸瘜肉就是「腺瘤」,從腺瘤變成腺癌只是時間問題,大約5~10年就可能會變,因此我們鼓勵民眾做糞便潛血檢查,因為這檢查就會告訴我們很多訊息,建議50歲以上及50歲以下有家族史的人要定期去做 ,因為潛血是肉眼看不到的,大腸癌在初期0期可完全100%治癒,跟其他癌症不同,是潛血檢查的價值所在(55歲以上潛血檢查陽性去做大腸鏡發現有息肉的比例高 約10%)根據統計,瘜肉未切除5年後約有2%的機率演變為癌症,10年後這個機率提高至8%,20年後更是上升至24%;因此,如果檢查後發現腺性瘜肉,醫師多會建議切除以絕後患。

營養師劉怡裡補充國人營養攝取不均的比例偏高,外食習慣影響甚钜,在某些特定族群如學生或上班族中更加明顯,且多數民眾喜歡以吃作為抒壓的方式,減低內心壓力卻可能增加腸胃道的壓力,惡性循環下不僅營養攝取失衡,也為健康埋下負麵影響。

調查中指出高雄市民眾好像比較喜歡吃肉(肉類吃得比蔬菜水果多很多)陽明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蔡英傑表示雖然身為高雄人,但自己還有身邊親友好像也不會特別愛吃肉…不過,台灣人的確普遍吃肉較多。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生活飲食型態和腸道菌息息相關,台灣民眾屬於多肉少蔬果的狩獵型飲食,這樣容易形成壞菌偏多、好菌偏少的腸道複雜菌相。另外,台灣民眾的腸桿菌(Enterobacteriaceae)竟為日本人的30倍,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C. perfringens),也多達日人的15倍;而代表好菌的雙歧桿菌,卻僅有日人的1/3數量。由此可見國人的腸胃健康表現有陷入危機的可能。

調查中還有特別注意到腸胃疾病年輕化的情形,像嘉義市20~45歲罹患大腸癌比例最高,還有宜蘭縣20~45歲罹患胃癌比例最高。腸胃疾病年輕化已經不只是地區性的問題,而是全台普遍的趨勢。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陽明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蔡英傑則表示數據顯示有
4.5%青壯年受訪者表示有大腸瘜肉、有
5.9%表示有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如欲以腸、胃癌前兆的風險評估,則推斷全台可能有92萬青壯年壟罩在腸癌、胃癌的陰影下。大腸瘜肉已證實與大腸癌有顯著相關,目前在胃部保健上有多項國內外研究指出,胃幽門螺旋桿菌可能與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有關連性,而胃部長期發炎甚至可能增加胃癌罹患的風險。調查中也研究青壯年的排便類型,排便時間不定或沒有排便習慣的青壯年占33.1%,28.8%認為上了廁所還是沒排乾淨,26.6%的人有排便、排氣很臭的問題。要看身體有無出問題,糞便是一項重要警訊,即使天天排便也不見得健康,若是糞便有乾硬、容易沉到底部等現像,是為體內菌相惡化情況的徵兆。

◆有些食物叫「明天見」…

消化能力好不好,看便便就知道。尤其是醫師照大腸鏡時,在大腸裡頭看見未消化食物的機會似乎愈來愈高,最常見到金針菇、紅蘿蔔等,甚至還有整顆的藥丸。像金針菇、紅蘿蔔這些被戲稱為「明天見」的食物,不好消化很正常。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這個狀況不一定代表異常,可能是食物纖維素很硬,或是腸道蠕動快,排得比較快,有的藥丸本身的設計就是要拉長它的溶化速度,到腸道再分解開始作用,偶爾看到消化不完不用太緊張,但如果有合併看到血、黏液等就要注意,或是有發燒、體重減輕、腹脹的情形,就要看醫生,要排便順暢不是只吃纖維就好,還要喝水、運動,就會增加大便量,排宿便腸道急性發炎時,一個月內先不要吃高纖維的食物。

◆有助於幫助消化、預防大腸癌的食物

益生菌(優格、優酪乳)、菇蕈類

陽明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蔡英傑表示腸道除了是消化器官,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擁有複雜的神經係統,蓄養了總數超過100兆、種類超過500種的腸內細菌,有益菌,也有害菌,互相競爭,形成動態平衡。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許多人生理年齡也許只有30~40歲,而「腸道年齡」可能已經老化到 60~70 歲的程度。當腸道老化時,排便不順暢,腸內毒素累積,引發許多大腸相關的疾病,影響全身健康狀態。菌相平衡除了直接對腸道的影響外,也會影響胃部的機能,好菌在腸與胃的健康天秤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飲食多加注意,時時補充能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的好菌如雷特氏B菌等,搭配飲食均衡來維持腸胃健康。膳食纖維是腸道好菌的主要營養源。膳食纖維的定義非常嚴格,必須是不能在小腸消化,而能在大腸被腸道好菌發酵利用的植物成分,才可以叫做膳食纖維,像竹筍、鳳梨……等,看似纖維素含量很高,其實所含纖維素,大多稱不上是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腸道的清潔工,促進腸道蠕動,使排便變軟;排便暢通,能減少腸道毒素的停留時間。它也會吸附毒素,是排毒的好幫手,降低大腸癌的發病危險。同時膳食纖維更是腸道好菌的食物,直接促進好菌繁殖,間接抑製壞菌生長。而國內盛產的菇蕈類富含膳食纖維,如金針菇、杏鮑菇…,容易取得、價格低廉,且具有抗癌效果。

木瓜、高麗菜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認為木瓜含有豐富酵素,在餐後食用可以幫助脂肪及蛋白質的消化,屬黃色水果有抗氧化物質,除能增進健康尚有防癌及心血管保護功能,尤其番木瓜鹼有強力的活力,有腫瘤的病人,適當的吃一點木瓜,可幫助病況改善。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木瓜鹼是木瓜的植物性化合物之一,有抗腫瘤作用,對淋巴性白血病細胞(L1210)有強烈抗癌活性,可輔助緩解期,含有抗氧化的維他命A、β-胡蘿蔔素及蕃茄紅素,可以使活性氧無毒化,抑製癌症產生的抗氧化作用。高麗菜富含豐富的纖維素,可使排便機能順暢,也有助於預防大腸癌。此外,高麗菜還含有鈣質、抗氧化物質維生素C、維生素K等,以及有清除致癌物質、提高免疫力的硒與β胡蘿蔔素。而高麗菜屬十字花科植物"除䅶富含抗栯化營養素、膳食纖維外,另外含有引朵、特殊的含硫有機化合物,可佒鬪內酵素發揮摧樣致癌物的功能,是良好的防癌效果食物。

燕麥、黃豆

營養師劉怡裡表示燕麥纖維被譽為「貴族膳食纖維」。燕麥含有優質的燕麥蛋白質,以及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醣(β-glucan),是沖泡燕麥片時,吃起來口感黏黏的、膠狀物質的來源,同時也是燕麥營養價值高的代表。許多人便祕習慣吃香蕉,但100克的燕麥含有8克膳食纖維,是香蕉的5倍。而且燕麥中的膳食纖維,多半是水溶性,可減緩食物從胃部排空的速度,增加食物停留於胃部的時間,不但可以增加飽足感,還可預防及緩解疾病發生,還能夠增加糞便體積,對於便秘、痔瘡都能有預防的效果。膳食纖維可提高腸道好氧性細菌之生長,降低厭氧性細菌數量,而減少致癌或輔致癌物質產生,因而可預防大腸、直腸癌發生。根據刊登於《免疫學期刊》的研究表示,β-葡聚糖的抗癌作用不僅僅是吞噬腫瘤細胞,也能調節淋巴係統、中性粒細胞和自體NK細胞的活性,提高病人本身抗癌能力。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研究也發現,燕麥的抗氧化物比其他五穀雜糧多,其中燕麥中的一種多酚化合物燕麥酰胺,能幫助體內細胞抗氧化,減輕身體炎症,也可以攻擊自由基,降低癌症病變的可能。黃豆營養全麵而豐富,有「植物肉」及「黃豆可比高麗參」的美譽。最近美國發現黃豆有抗癌的功效,許多營養機構,運用大批的經費,從事黃豆抗癌作用的研究,並已證實:黃豆至少含有五種已知的抗癌物質,能夠防止與激素有關的癌症發生。例如乳癌、前列腺癌。黃豆還有「植物脂醇類」和「皂角甘」兩種成份,也是強有力的抗癌物質。在動物試驗中,植物脂醇類能抑製癌細胞的分化及增生,進而壓製大腸癌。皂角甘則能刺激免疫係統的功能,直接殺死癌細胞,減緩子宮頸和皮膚癌的細胞生長,甚至能夠逆轉大腸癌細胞的增生。

◆腸胃減壓操

針對三大類腸道問題:「懶惰腸、緊張腸、堵住腸」生理學教師 魏兆玟提出以下幾點:

  1. 懶惰腸: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和腸肌力不足的人,水分被過度吸收,導致便秘。--> 強化腹橫肌訓練操
  2. 緊張腸:壓力大、糞便一顆一顆,像兔子大便,常合併慢性肩膀痠痛。

--> 深呼吸腹式呼吸 使精神放鬆,活化副交感神經

  1. 堵住腸:常有殘便感,上廁所時肛門會痛,常忍住不放屁的人

--> 肛門括約肌刺激操

◆防癌vs.致癌?關於大腸癌的飲食迷思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許多人拚命吃粗糧、蔬果等高纖維食物,就是為了解決「便祕」這個難言之隱。不過,網路卻流傳:「吃大量蔬菜、水果反而會導致便祕。」的說法,無疑是對便祕族投下一顆震撼彈。便祕主因有三,一是缺乏運動,腸胃蠕動慢;二是蔬菜水果攝取不足,蔬果所含纖維質是大便主要成分之一;三是水喝不夠,糞便水分被腸道吸收,不僅大便量少,還呈現一顆顆乾硬狀。改善便祕最好還是多攝取蔬果、每天喝水兩千西西,勤運動,切勿依賴浣腸劑、瀉藥等。食物料理方式也很重要,油炸食物難消化,也可能破壞蔬菜纖維質,麻辣食物在體內需要較久的時間消化,易脹氣。建議每天至少吃三份蔬菜、兩份水果。蔬菜一份約半碗到八分滿,水果一份約拳頭大小,種類、顏色愈多愈好。喝水建議兩千西西,久坐上班族每天運動卅分鐘。

請問!先喝牛奶墊底,吃麻辣鍋不傷腸胃?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辣是一種刺激感,帶有些微腐蝕性,因此過量食用辛辣食品會傷害食道、胃部、與腸道黏膜,尤其許多民眾在吃麻辣鍋 時,很可能吃過量引起打嗝或嘔吐,辛辣物質加上胃酸通過食道時,帶給食道的傷害如同胃食道逆流,二次傷害的損害非常大。不論食道、胃部與腸道,都有黏膜在內層保護,降低刺激物質損傷,但耗損超過負荷,就會導致病變,利用胃視鏡觀察,黏膜輕微受到傷害,會產生局部紅腫,若是傷害加深,病變會持續發展成潰瘍,若沒有得到適當醫療或休養,就有嚴重到胃穿孔機會,曾有病人檢查後發現,整個胃部全部紅腫,損傷相當嚴重。吃麻辣鍋前先吃白飯與喝牛奶這類食物可以先降低胃酸影響,但麻辣鍋刺激性太強,可能保護作用不大,而且麻辣鍋食材大多要比較久時間消化,會延長刺激物質在胃部時間,也增加胃部傷害,所以保護自己最好方式,就是不要太頻繁吃麻辣鍋,尤其已經有消化道病史者。

營養師劉怡裡則補充曾經有胃食道逆流、胃潰瘍、胃穿孔病史民眾,消化道已經比較弱不可以太常食用;另外,腸道 對辣也會有反應,刺激腸蠕動加快,甚至有人吃完麻辣鍋,引起痔瘡出血;消化道有病史民眾,一定要控製吃麻辣鍋次數,以免疾病復發。

請問!含糖飲料有助於腸道益菌生長?

陽明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蔡英傑表示可樂、汽水、奶茶及包裝果汁等糖水多為蔗糖及葡萄糖,這些糖不為腸道好菌所喜愛,不但無助於好菌在腸道中的生長,反而提供腸道壞菌生長環境,加速腸道的老化。長期飲用糖水對腸道負擔很大,有時候學童會以腸躁症的症狀表現,包括拉肚子及宿便等。根據研究發現,在每天所攝取的營養當中,最符合腸道健康與人體所需營養比例為,醣類50%到60%、脂肪30%、蛋白質10%到20%;如果 每天攝取食物能到這樣的營養比例,對腸道健康是最好的。

生理學教師魏兆玟補充「快樂益生菌」確實可以增加多巴胺 血清素 也就是有名的「糞便治療」

請問!飯後喝冷飲會得大腸癌?

營養師劉怡裡表示人體為恆溫動物,體溫不會隨外在的溫度改變,即使喝下冷飲也不會讓腹部脂肪凝固。雖說冷飲會影響體溫,但卻只是暫時性的,畢竟人類是恆溫動物,身體有許多生理構造及方法可以立即調整體內溫差,使得生理機能能儘快恢復正常的功能,包括腸胃道裡的酵素機能—脂解酵素(脂肪分解酵素),它是主要分解脂肪的酵素,經由它的幫忙,腸黏膜組織才能順利吸收乳糜微粒。換言之,脂肪在被腸子吸收前,就已經被脂解酵素「處理」過了!

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qzHNzLTC6Vm5UYE7xw_2A http://life.tw/?app=view&no=471265

上一条 下一条
类似笑话
热门笑话
其他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