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完發芽的大蒜,放進水裡,來年就長出一大盆,再也不用花錢買了!年底水培種植大蒜,寓意明年諸事合順,財運不斷! - 盆

吃不完發芽的大蒜,放進水裡,來年就長出一大盆,再也不用花錢買了!年底水培種植大蒜,寓意明年諸事合順,財運不斷!

大蒜 寓意 養生保健 | 更新于: 2024-09-03 01:00:00

吃不完的放著可惜,學習下面的辦法,一不小心就能中出一籮筐來!

芹菜寓意「勤勞」,蔥寓意「聰明」,春菜寓意「春天來臨」,大菜寓意「大發財」,芫荽寓意「有緣」,厚合、大蒜寓意「諸事合算」。有些人換成韭菜,取「久久發財」之意,都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

水培大蒜,根據時間上劃分,9~10月底為秋茬,11月初~次年1月底為冬茬,次年2月初以後為春茬,其中秋茬最好,春茬最差。

水培注意點:


1、剝取蒜瓣水培的時候,蒜瓣最底部一定要帶上,這個部位是它的鱗莖盤,如把鱗莖盤削掉,那麼水培就無意義了;因為,鱗莖盤是蒜生根、長葉的重點部位,沒有它,則水培蒜無法成長!


2、至於使用的容器,不限大小,透明、不透明也無所謂;還有深淺也沒有過多的限製;小到飲料瓶底、大到不鏽鋼盆子、臉盆等,都可以用。

通常,秋冬茬水培大蒜的全程水培時間在60多天,而春茬,通常在40多天。

若等其充分生長再採收(單株超5片葉),通常能收兩茬,這裡將的就是這個方法;若等單株長到


2、3片葉子時候採收,那麼全程水培,收穫
6、7茬,也是很有可能的。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除了最後一茬,必須連根採收外(此時蒜瓣養分已經耗盡,繼續水培意義不大),其餘若幹茬,只要有蒜瓣在,則像割韭菜那樣,留


2、3厘米的茬口採收,即留茬採收,這種方法收穫後,日後能再發。

全程養護簡介(溫度範圍在10~25度之間,有充足的光照)。水培初期(0~5天): 主要就是讓蒜瓣生根,只添水,不換水,以免將其弄亂。

一般情況下,水培5天之內,就能出齊苗。

水培中期(5~45天): 這段時間,蒜根已經完全固定,養護起來很容易,只需要定期換水就行了,建議5~7天換水一次。

通常,水培兩星期後,就能達到很好的觀賞效果(蒜苗森林初步形成);如果讓其充分生長,那麼水培25~35天期間,為最佳採收時間,採收頭茬,留蒜瓣和蒜根,以後會再次萌發。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水培後期(45天以後): 這段時間,一般是二茬蒜苗的生長時間(前提是充分生長後再採收);此時蒜根容易生綠藻,需要在換水的時候,附加清洗根係1~2次;還有,此時很容易會出現蒜瓣腐爛或萎縮的現象,如果發現,則及時去除!

還有,此時也是水培蒜容易散發氣味的時間,有效的處理方法是加大換水次數(原先5~7天一換,變為2~3天一換),換水時,附帶除去腐爛或萎縮的蒜瓣。

通常,等最後一茬蒜苗充分生長後,連根徹底採收就行了。當連根採收後,這輪的水培蒜就完全結束了。

水培蒜的時候,建議錯時進行,每間隔一段時間,水培若幹組,這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蒜苗,也能同時欣賞到不同階段的成長過程!

类似笑话

她將「熱熔膠」擠到鐵盆裡,竟然就成了一個「神奇物品」!

超級棒!實用蔬菜盆栽法,這幾種菜買一次夠吃一年!發芽的馬鈴薯不要再扔了,種在盆裏,來年得一大盆!不用花錢買了!

吃不完發芽的大蒜,放進水裡,來年就長出一大盆,再也不用花錢買了!年底水培種植大蒜,寓意明年諸事合順,財運不斷!

超級棒!實用蔬菜盆栽法,這幾種菜買一次夠吃一年!發芽的馬鈴薯不要再扔了,種在盆裡,來年得一大盆!不用花錢買了!

不用土、不用盆?陽台這樣種「空心菜」,真的夠全家吃了!

什麼是濕土幹栽、幹土幹栽、浸盆,玩盆景的必備的栽種知識,得看

羅漢松盆景太貴,那就買種子,花10元種出5盆茂盛羅漢松盆栽!

什麼花都可以不養,唯獨「這10種」,能看能用還寓意好,每一種養上10盆都不嫌多!

花草招蟲怎麼辦?10年老花農往盆裏撒點料,不用農藥徹底消滅 !

盥洗盆、洗菜池、廁所的牆角等「發黑髮黴」怎麼辦?只要用「這招」,馬上白回來!簡單又100%有效!

養花切忌一成不變:「翻盆」做對了,才能長勢喜人,花開朵朵惹人喜!

發現最近貓砂盆總是空空的,主人擔心家貓生病!偷偷跟蹤後看到的畫麵,讓他傻眼到了極點!

別再用淘米水澆花,花都澆死了,老花農教你一妙招,養花輕鬆爆盆!

姐姐在枝條上裹了塊衛生紙,5天就生根,1盆花變成10盆!

姐姐在枝條上裹了塊衛生紙,5天就生根,1盆花變成10盆。

花椰菜和粉絲這麼做,湯兒都不剩!碗乾盆凈,下次還得多做點!

把大蒜丟進花盆裡,轉眼就能長出一大盆,吃都吃不完!!

橘子皮爛蘋果扔盆裏,花像吃興奮劑,瘋長開花不黃葉!!

陽台種盆橘子樹,一個小技巧,果子掛滿枝,喜慶又吉祥!

特別能「吸」二手煙的綠植,家裡有「煙鬼」的就多養幾盆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