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的醫生,在健康方面都有哪些“講究”?哪些是醫生們一定不會觸碰的健康“雷區”?看這裏,這些事醫生從來不做……趕緊對照自己改進吧!
骨科醫生 不久坐沙發
太軟的座椅,比如沙發,人坐上去,腰椎缺乏足夠的支持,不利於腰椎和脊柱保持生理結構。所以,家裏雖然有沙發,但從不久坐,而是坐在硬一點的椅子上。
消化科醫生 不喝濃茶,很少喝咖啡
咖啡和濃茶,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胃酸具有腐蝕性,如果經常反流,對食管、咽喉就會造成刺激,有研究顯示,食道反流癥也是引起食道癌的主要誘因之一。 白開水就是最好的飲料,如果嫌沒味道,可以喝點淡茶水,綠茶、紅茶、花茶都不錯。
肝病科醫生 不吃花生醬
醫生從來不吃花生醬、煮花生;麻油、玉米胚芽油也不吃。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因為烘乾的花生是否黴變,容易判斷;而水煮花生,好的壞的混在一起,不僅難以判斷,花生黴變後產生的黃曲黴素還會擴散。黃曲黴素進入人體後,會對肝臟造成影響,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皮膚科醫生 不去角質、不用美白產品
1、去角質真心沒必要。皮膚有自身的防護係統,去角質會破壞這套係統,得不償失。
2、不用美白產品。一些宣稱有美白效果的洗面奶、護膚品,很可能添加了熒光劑,容易引起過敏。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皮膚科醫生的美白方法就是:出門戴墨鏡、帽子,或者遮陽傘,這樣防曬最安全!
兒科醫生不給3個月內寶寶餵米糊
3個月以下的寶寶,澱粉酶分泌很少,吃了米糊,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婦產科醫生 不用酒店的浴巾
醫院婦產科醫生盛少琴:出差或旅行時,絕對不會用酒店的浴缸泡澡,也不會使用酒店提供的浴巾。如果這些公共用品消毒不嚴格,或者身上有傷口,可能因此感染一些疾病。
在公共場所,會盡量選擇蹲式而不是坐式馬桶。
眼科醫生 出門戴墨鏡
醫院眼科醫生俞萍萍:晴天外出不會讓眼睛“裸奔”。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對結膜、角膜、晶狀體以及玻璃體、視網膜等造成傷害。
此外,紫外線與白內障的發生也有一定關係,出門戴個防紫外線的墨鏡,可以預防眼底病變,也可以延緩白內障的發生。口腔科醫生 不吃太酸的食物
1、絕對不會用牙齒開啤酒瓶,也不會直接用牙齒咬山核桃等硬的東西。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2、不喝碳酸飲料,也不吃特別酸的食物,牙刷使用時間不會超過3個月。
3、習慣吃完東西後漱口,多用牙線,選擇軟毛牙刷。
心內科醫生 感冒後不劇烈運動醫院心內科醫生靳立軍:輕度感冒時可以適量運動,但只能進行溫和的運動,不能做劇烈運動。感冒後,人體新陳代謝速度加快,如再從事比較劇烈的活動,就會使人體內熱量增加,代謝更快,能量消耗過多。
同時,感冒後人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感冒病毒更容易乘虛而入,如果侵犯心肌,就會加重心肺等臟器的負擔,容易引起急性心肌炎、心肺功能不全,甚至導致心源性猝死。有不少人就因為感冒後劇烈運動誘發了心肌炎。
耳鼻喉科醫生 車速快時,不開車窗耳鼻喉科醫生王建明:行車途中,窗外的噪聲雖然不會在短時間內引發失聽力障礙,長時間就可能會對聽力產生影響。因此,車時速超過85公裏時,最好將車頂及車窗封閉,行車途中最好也不要收聽廣播或者MP3。 另外,每次戴耳機聽音樂不要超過1個小時,應取下耳機讓耳適當休息。長期生活、工作的地方如果有噪音,最好戴上耳塞,可以減少30分貝噪音。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