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打呼嚕是睡得香?大錯特錯!這呼嚕聲可不只是吵到別人那麼簡單,更可怕的是它能要你的命。很多人打呼時間一長,就遇上心臟絞痛、記憶力下降、性功能障礙等等的痛苦事兒,最後甚至還會一睡不醒…… 原因是: 打呼嚕是人體氣道受阻的表現,比如扁桃體肥大、舌頭肥大、咽喉肌肉鬆弛等局部肥胖或變形等,都有可能導致氣道受阻,空氣吸入與呼出不順暢,就跟吹笛子似的,使打鼾的癥狀會更嚴重。 堵塞嚴重時,就可能患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呼吸暫停綜合征有個「7-30-10」 睡覺打鼾如果滿足這幾個特徵就可以確診為呼吸暫停綜合征: 7小時睡眠中呼吸暫停超過30次; 每次暫停時間超過10秒。 有研究結果表明,每4個中重度打鼾的人中就會有1個被診斷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一聲呼嚕9種病 1. 高血壓
打呼嚕跟高血壓關係密切,如果愈發嚴重,就應引起警惕。「打呼嚕,也就是睡眠呼吸道梗阻綜合征,已成為國內繼發性高血壓的首要發病原因。」徐鷗說,如果經常打呼嚕,且越來越嚴重,那麼就需要關注了。 資料顯示,約50%-90%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患有高血壓,隱性高血壓的比例也高達32%。 2. 中風
在睡眠期間,身體經歷了影響你整個身體(包括心臟)的恢復性過程。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研究表明,打鼾能改變頸動脈的血管內膜,使它們更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增加中風的風險。 3. 糖尿病
打呼嚕時因為缺氧,體內多種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胰島素的降糖能力減弱,身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血糖升高。 而且晚上常打呼嚕,會導致睡眠質量下降,白天嗜睡、活動減少,消耗降低,可能導致體重進一步增加,增加了 2 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4. 心梗
打呼嚕可能會引起心梗。如果呼吸反覆停止,導致血液中氧氣含量的減少,引起全身組織細胞缺氧,機體調節機製會增加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最後造成血管阻塞的概率增加。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頻繁的缺氧會造成血管壁的損害,增加血管中血栓形成並脫落,堵塞血管,最終引起致命性的心梗。 5. 代謝紊亂
睡覺打呼嚕會使人體內分泌發生紊亂,使得身體脂肪代謝異常,時間久了也會導致胰島素分泌異常,引發糖尿病。 6. 老年癡呆
常打呼嚕會引起缺氧會導致大腦局部退化,負責注意力和學習的部位的細胞特別容易死亡,導致中老年人罹患癡呆症的機率增加兩倍。 7. 性功能障礙
打呼嚕和男子性功能也有一定關聯,往往表現為陽痿及性慾下降,甚至性功能障礙。一般打呼嚕的人要麼加班熬夜,要麼身材肥胖,要麼是長期吸煙、酗酒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人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夜間鼾聲不斷。性功能也會因此而處於抑製狀態,造成性慾低下、性疲勞。 8. 早衰
打鼾致氣血不暢,造成麵部皮膚鬆弛、粗糙、口臭口苦、過早出現魚尾紋、眼白渾濁不清、黑眼圈、大眼袋以及月 經不調、容易衰老等癥狀 9. 肥胖
肥胖與打呼嚕是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肥胖的人出現打呼嚕的機率也遠多於普通人。而打呼嚕會造成代謝異常,增加肥胖機率。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止住鼾聲堅持5點 1、側臥睡姿
一些比較輕的病人只會在仰臥的時候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這是因為呼吸暫停阻塞的部位多半在咽腔部位,晚上睡覺的時候,軟齶和舌體的放鬆隨著重力脫垂就會把咽腔堵塞了。 而人們側身睡覺的時候只會偏向一邊脫垂,這樣對呼吸道的幹擾就會小一些。 2、用蕎麥皮枕
硬枕頭可以說是鼾症幫凶,像涼枕,還有一些保健枕,因為質地較硬彈性差,枕下去不易變形,枕頭會讓脖子像被卡住一樣,呼吸不暢,從而加重打鼾程度。軟枕頭也不好,這是因為軟枕頭躺下去仰臥頭向後仰,舌根後墜,對脖子沒有很好的支撐,使喉部肌肉過度緊張,也加重打鼾程度。 對打鼾的人來說,選擇軟硬適度的枕頭,如蕎麥皮枕頭、茶葉枕頭是首選,厚度以單側肩寬為宜。 3、藥方漱口
由咽喉部有各種炎症導致的臃腫,像鼻炎、鼻息肉、腺樣體肥大等,這些原因造成的睡覺打呼嚕。可用中醫方子漱口緩解癥狀。 取柴胡3克、射幹6克、鬱金6克、丹皮6克、炒梔子6克、蒲公英6克、連翹6克、玄參6克、浙貝母9克、生牡蠣9克、黃芩6克、全瓜簍9克、生石膏9克。用此方熬水,每晚漱口。 4、按揉兩穴
足三裏是補充後天之本脾胃的最佳穴位,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水穴,健脾祛濕功效最強。按揉兩穴對緩解打鼾有幫助。 每晚臨睡前堅持按揉這四個穴位,每個穴位2~3分鐘,雙腿輪流做,共約20分鐘左右即可。 5、喝山藥冬瓜湯
對於肥胖打鼾的人群來說,日常飲用山藥冬瓜湯,打鼾聲也會隨之減小。 取山藥50克,冬瓜150克,帶皮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後換成小火煲30分鐘,再加上自己喜愛的調味料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