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寶貝,只要是對孩子好的、吃的、穿的、用得,都捨得花錢,對孩子的要求,最大化滿足,幾乎家裡每個人都寵著他,在這種條件下,孩子就容易養成壞脾氣,因為什麼都能得到滿足,不能得到滿足,發發脾氣也許就能得到了。
有哭鬧、摔玩具、打人等壞脾氣的孩子也不少,父母可別覺得孩子可愛,那會形成自私的人格,為了孩子的未來,在教育上,絕對孩子不能手軟,
孩子有以下這些行為,一定及時指出並幫助改正。
一、動手打父母,還威脅父母
孩子太被寵愛,讓他覺得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當某天沒有滿足他的願望時,就會發脾氣,大哭大鬧,用扔東西、搞破壞來發洩他的情緒,或拒絕吃飯,把自己關起來的方式威脅父母妥協,
如果平常由爺爺奶奶帶,孩子可能會說
和爺爺奶奶生活,不要爸爸媽媽,孩子這種脾氣,就是慣出來的,父母教育孩子要有一定的原則,對威脅父母的孩子,一定要嚴管, 否則長大了,不僅和父母不親近, 還會不孝順。
二、對父母太依賴
在孩子需要動手的活動上,比如吃飯、收拾碗筷、掃地、做勞作、穿衣服等,父母怕孩子弄髒衣服,怕把自己弄傷了,或者速度太慢了,父母一著急就立馬幫助孩子做了,孩子永遠只享受結果,不知道過程。
在自己遇到事情時,就不願動腦筋,而直接找父母幫忙,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孩子沒有責任感,缺乏做事的耐心,並且對父母沒有感恩的心,父母沒幫助他時,他就會責怪父母,父母溺愛了孩子,孩子沒有學到生活的技能,沒有鑽賺錢的能力時,更多的是對父母的怨恨。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所以控製好自己的愛,讓孩子獨立成長。
三、對長輩不尊重孩子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尤其是不好的方麵,他也許是覺得好玩,也許是看其他人那樣做父母
就會讓著他、滿足他,就跟著學了,有的孩子受到環境的影響,愛說髒話,還愛打人,甚至還打父母。
新聞上,就時常有孩子對父母動手的報導,那樣的孩子,多麼讓人討厭啊,即使他發生不好的意外,別人也不會憐憫他,對孩子的不管教,對孩子放縱就造成孩子的任性,父母一定要樹立威嚴, 讓孩子要有約束力, 對父母有敬畏之心,自己孩子自己不管教,別人更不會管教,最終孩子和父母都會受到傷害。
孩子的行為習慣,從小沒有培養好,長大後對工作和生活都是不利的,孩子的行為習慣,離不開父母的引導。
平常要留意孩子的行為習慣,及早發現及早糾正,讓孩子成為了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孝心的人。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