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擁有罕見抗體「60年來捐血1172次」救回240萬新生兒「光榮退休感言」惹哭全球 - 光

他擁有罕見抗體「60年來捐血1172次」救回240萬新生兒「光榮退休感言」惹哭全球

无题 全球 新生 感言 | 更新于: 2024-08-24 01:00:00



他擁有罕見抗體「60年來捐血1172次」救回240萬新生兒「光榮退休感言」惹哭全球


來自澳洲雪梨的81歲老翁哈裏森(James Harrison)在14歲時生了重病,動完手術後,血液一夕之間獲得了罕見抗體,可以製作預防新生兒溶血症(HDN)的藥劑,用來拯救尚未出生的寶寶。後來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捐血,連續60年下來,一共救了240萬名新生兒


被醫療界稱作「擁有黃金手臂的男人」的哈裏森,在14歲時得到肺病,接受胸腔手術取出一部份的肺,住院的3個月期間,至少獲得13人的輸血續命,沒想到竟意外讓他血液中的血漿得到Rh抗原體,可以用來製作「Anti-D抗體」,以便治療新生兒溶血症。




新生兒溶血症通常發生在擁有RhD陰性血的懷孕婦女身上,胎兒血液如果來自父親的RhD陽性血,母體就會對RhD陽性血產生排斥和過敏反應,轉而攻擊胎兒和其紅血球,引發溶血反應。輕微者會貧血,嚴重則可能造成胎兒腦部缺陷、癱瘓,甚至死亡。




當醫生發現哈裏森的血液中含有特殊抗體時,就邀請他滿18歲後參與醫療任務,將捐出的血漿提煉出「Anti-D抗體」針藥,用來幫助需要的孕婦。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哈裏森從21歲開始,每隔一或數星期就會捐出500~800毫升的血,60年來他的右手捐血高達1162次,左手則捐了10次,一共提煉出300萬劑「Anti-D抗體」。在澳洲,約有17%的孕婦接受此藥劑注射,哈裏森至少拯救了240萬名嬰兒。





根據統計,澳洲擁有此特殊抗體的人不超過50個,哈裏森就是其中一人。這麼多年來,因他而受惠的孕婦及其子女都非常感謝他的幫助,也因為有哈裏森的血,才能讓這麼多可愛的孩子順利誕生在這個世界上。




哈裏森因此被外界封為「澳洲英雄」,當局還曾頒發「澳大利亞勳章」給他。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但哈裏森本人非常謙虛,認為這是他應該做的事情,「捐血不過是我僅剩的才能罷了。」




但即使捐血超過上千次,哈裏森每次看到針頭和鮮血還是會害怕,不諱言地說:「我從來不敢看針頭插進手臂的樣子!」




然而,澳洲的法定捐血年限為81歲,哈裏森正好達到標準,醫療輸血中心為了他的健康,便禁止他再捐血,因此哈裏森也不得不宣告「退休」




哈裏森在最後一天捐血時十分感慨,也很不捨,「 要結束長期以來的捐血生涯,這讓我非常難過。如果政府和醫界同意,我願意繼續捐血,這是我生命中最大的禮物 」




連續 60 年堅持捐血救人,這麼偉大的習慣被稱為「英雄」實在不為過!


相關介紹影片請看 :





 

文章來源: http://vivian554777.pixnet.net/blog/post/47804460

类似笑话

什么光都不能见

声音和光谁快

光脑袋

头发掉光了

枕頭「泛黃發黴」只能丟掉?!只要在清洗前做「這個步驟」馬上白到發光!連我阿母都不知道!

他把不要的「光碟片」剪碎讓媽媽看傻眼,沒想到最後的「超夢幻成品」。。。鄰居瘋狂問他哪裡買的!

男子“花光100萬存款買刮刮樂”心想一定會中!沒想到最後他的下場竟是……太意想不到了!

破解「癌細胞」的生長密碼:做對「六件事」清光體內致癌物,「癌症」與你從此絕緣!

腸胃殘留物竟可高達11公斤!做到4大「排毒清腸法」清光體內毒素,慢性疾病、肥胖機率降90%!

七大「益生菌」殺手:殘害腸胃,腹痛腹瀉找上門!專家教你輕鬆吃出「益生菌」掃光滿肚壞菌,杜絕爛腸胃!

水腫讓人肥一圈!省錢自製「消腫紅豆水」:排光體內多餘水分,喝回你的「激瘦瓜子臉」!

對岸中年大叔因小便出血而就醫,不料一照X光赫然發現那裡插著一根18公分長的鐵筷!

「左撇子」的日常其實比大家想像中的還要更奇異,最後一點的困擾光聽就覺得好可憐啊!

抽驗市售「葉黃素保健品」半數不及格!醫師叮嚀「補充葉黃素四大要點」:抗藍光、抵黃斑部病變,「選對時機吃才有效」!

「這個東西 」能瞬間清光身體12種體毒,便秘、腹脹、疲勞、身體酸痛、閉經痛經統統不見了!太神奇了!

體重計上的數字總是與努力不成正比?別讓這「7個錯誤」讓辛苦白白浪費!原來光「喝水、睡飽」就差這麼多!

起床後2個小竅門,宿便全排光,趕快學起來!

「宿便」讓你肥10公斤!每天只做10下,宿便就輕鬆鏟光了!

「借麥當勞燈光讀書的男孩」一年前在網路爆紅,現在他再度與改變自己人生的女孩相遇!

3面「白天不怎樣」但一到晚上就整個精采到爆的「螢光牆壁」,#1讓人感動!(8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