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每個人身上都有的祛濕「開關」,打開就能排濕毒,無濕一身輕!
每個人身上都有的祛濕「開關」,打開就能排濕毒,無濕一身輕!
生活百科

2024-11-23 01:00:00

千萬不要小看濕氣重,它會對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麵。」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中醫認為,脾健,濕自化。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所以祛濕重在健脾,我們可以通過打開下麵的這些祛濕「開關」,來健脾祛濕氣。

祛濕化痰開關調脾胃氣機,祛濕化痰

功效:對脾胃兩大臟腑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是除濕祛痰的主要穴位,並有調和、胃氣、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等功效。

每個人身上都有的祛濕「開關」,打開就能排濕毒,無濕一身輕!

取穴:豐隆穴,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間關節點按該穴3分鐘,然後順時針揉按穴位約5分鐘。

利濕健脾開關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每個人身上都有的祛濕「開關」,打開就能排濕毒,無濕一身輕!

取穴: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

方法:用指端或掌根順時針揉按2-5分鐘。

調脾化濕開關調理脾胃、疏風化濕、扶正祛邪

每個人身上都有的祛濕「開關」,打開就能排濕毒,無濕一身輕!

取穴:足三裏,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

方法:用大拇指按壓或順時針揉按該穴5-8分鐘,至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泄濕排熱開關清熱利濕、調大腸氣血

功效:曲池穴是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的地方,此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可以清利濕熱,調理大腸氣血,對「濕熱」引起的蕁麻疹、急性胃腸炎效果很好。

每個人身上都有的祛濕「開關」,打開就能排濕毒,無濕一身輕!

取穴:曲池穴,完全屈肘時,位於肘橫紋外側端處。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方法:用大拇指指腹點揉該穴2-5分鐘,也可四指併攏拍打該穴至局部皮膚微紅為度。

體內濕氣重身體七大部位最受傷

濕氣稱得上是「萬惡之邪」,遇寒則成寒濕,遇熱則成濕熱,遇風則化為風濕,這三種「濕」侵入人體,易導致消化道、泌尿係統以及皮膚等多個部位的問題。

1消化道:影響食慾,不想吃東西,還會出現口臭,大便不爽,易粘馬桶。

2泌尿係統:體內濕氣重,且喝水較少時,小便排出不暢,易導致泌尿係統感染。

3皮膚:濕氣過大會刺激皮膚大力散熱,負擔加重,免疫力隨之降低。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因此,痤瘡、皮炎、濕疹、癬都會不請自來.

4關節:濕氣侵入關節,則關節酸痛、沉重、活動不利,痛處固定。

每個人身上都有的祛濕「開關」,打開就能排濕毒,無濕一身輕!

5頭部:濕氣侵入頭部,則出現頭暈、犯困、頭重如裹。

6胸腹部:濕氣滯留胸腹部,則出現胸悶、胃脹。

7下肢:濕氣往下走,可出現下肢水腫、腳氣等症狀。

濕氣重不重看看這些來辨別

一看形體:

中醫望診中有「肥人多痰濕,瘦人多虛火」,偏胖者多為陽虛、痰濕體質。

二看舌頭:

濕熱者常見舌紅苔黃膩,寒濕者為舌淡胖,舌邊有齒印,苔白膩。

三看大便:

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圓柱體、很通暢的,便後用一兩張手紙就能擦乾淨。一旦發現大便稀薄、黏膩、不成形,且容易粘在便池難以沖走,也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就可能是有內濕。

四看起床狀態

有些人早上起床後,會覺得很困、頭沉,像有什麼東西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而且痰多,即說明體內濕氣較重。

每個人身上都有的祛濕「開關」,打開就能排濕毒,無濕一身輕!

五看平時狀態:

戶外濕氣一大,就覺得胸悶氣短、身體沉、懶得動、不清醒,吃飯時沒胃口。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中醫講「濕氣如裹」,一種被包裹著,動不了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用水洗過但沒幹的襯衫那麼彆扭。

看完這篇文章,終於知道,原來濕氣還能夠影響到身體這麼多的部位,看來濕邪不除,身體難安。所以,一定要用好我們身體上的祛濕開關,快和家人一起,打開它們,排出濕毒,無濕一身輕!

上一条 下一条
类似笑话
热门笑话
其他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