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 > 「吃飯也要遵守生物鐘」,否則易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看你還敢不敢不吃不喝或胡吃海喝......
「吃飯也要遵守生物鐘」,否則易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看你還敢不敢不吃不喝或胡吃海喝......
生物 糖尿病 養生保健

2023-12-01 01:00:00

我們對生物鐘一直不陌生,自古講順應四時,人合天道,就是倡導人要適應自然節律即生物鐘。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三位研究生物鐘的科學家,又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生物鐘。當然,生物鐘的奧秘還有很多。

近日,一項墨西哥的研究發現:吃飯也要遵守生物鐘,當我們違背生物鐘吃飯,身體處理甘油三酸酯的能力就會降低,造成血液中甘油三酯的積累,會增加我們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生物鐘是指生命活動以24小時左右為周期的變動,簡單來說,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的節律去適應白天黑夜時間的變化,比如我們會在相對固定的時間起床,餓肚子想吃飯,困了想睡覺等等。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不過吃飯時間、生物鐘和身體健康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揭開這個秘密,他們選取甘油三酯水平為監測指標。

人類吃了肉類,乳製品和食用油等食物,肝臟中就會產生甘油三酯。而甘油三酯過量,可能造成阻塞動脈,胰腺發炎,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所以只要弄明白餐後甘油三酯的日夜變化機製,就可以巧妙的把吃飯時間、生物鐘和身體健康都關聯在一起。

研究者以小鼠為研究對象。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小鼠屬於夜行動物,白天休息,晚上活躍,所以小鼠的白天就相當於人類的晚上。研究發現:如果小鼠在日出兩個小時後吃東西,體內甘油三酯水平會飆升,該水平顯著高於夜間進食時甘油三酯的濃度。

研究人員又將小鼠中調節生物鐘的那部分大腦取出,再進行測試。發現處理後的小鼠即使白天進食後,血液中甘油三酯也不再累積。

研究作者Buijs博士解釋說:人和小鼠類似,我們的能量代謝也遵循著生物鐘模式,由大腦中一個叫SCN(視交叉上核)的微小區域驅動著。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SCN位於下丘腦前部,調節著身體時鐘,是晝夜節律係統的「主要起搏器」。

如果我們的吃飯時間遵循生物鐘,SCN會調控骨骼肌和棕色脂肪組織吸收甘油三酯,從而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相應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風險也就降低了。而如果我們深夜進食,就會打破身體生物鐘,出現代謝異常,這也就是熬夜或是夜班人群容易生病的原因。

Buijs博士表示:現在也有研究從其他方麵佐證了生物鐘對吃飯時間的影響。比如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吃同樣的食物,中午至晚上11點吃飯的人比上午8點到晚上7點吃飯的人更胖。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這顯示越遲吃飯、深夜吃飯會讓身體減少新陳代謝,間接造成體重的增加。

文章來源: http://www.sohu.com/a/204563100_104952

上一条 下一条
类似笑话
热门笑话
其他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