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時再大量攝入脂肪或者酒類,會使分泌出大量的胰酶,增加胰腺管內的壓力,使胰腺泡破裂,胰酶進入胰腺泡中,就會引起急性胰腺炎。 一旦出現急性胰腺炎,會使血液中的脂質滯留,出現牛奶血。 高血脂的「禍根」找到了,醫生警示:3種食物再吃,血液會粘如粥食物 喝酒會對身體帶來多方麵的危害。 酒精進入人體後,會激活脂肪中的脂肪酶,導致脂肪被釋放進入血液中;酒精進入肝臟後,還會氧化消耗輔酶,使脂肪酸氧化不足,促進甘油三酯的合成。 酒精還會抑製清除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也易使血脂升高。
食物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血脂高,除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還要注意這3件事
第1件、多喝水
缺水時,甘油三酯的危害更大。
它是血液粘稠度升高的危險因素,如果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嚴重時會形成血栓。
建議早起時喝一杯溫水,即使是夏季,也要水不間斷。
除了單純的喝水外,還能攝入一些有益血管健康、能抵抗自由基損傷的物質抗氧化劑。
因為,氧化過程是導致血管損傷的主要「殺手」。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體內有機物氧化的過程中,會產生活躍性很強的自由基,對血管帶來很大的破壞,血管一旦受到損傷,就更容易沉積膽固醇等物質。
第2件、邁開腿、減體重
邁開腿:
建議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自行車、爬樓梯等,超重者要適當增加運動量。
減體重:
邁開腿,最終會體現在減體重上,減輕體重是調血脂最直觀、效果最佳的方法,同時血脂與血壓關係密切,因此對高血壓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第3件、勤檢查
建議血脂檢查時查這4項:
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這4項指標對心血管病的防治有指導意義,無論是國際指南,還是我國血脂異常防治建議,都推薦這4項指標為血脂檢查的項目。
最後提醒大家——血脂並不是越低越好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是人體內所必須的營養物質:
膽固醇不僅參與細胞膜的形成,還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甘油三酯還是體內儲能的「大戶」。
國外有研究結果表明,血脂過低會增加癌症的發生率。也有專家指出,血脂偏低是長期營養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甚至惡性腫瘤的信號,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