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水、美白、抗老、除皺,化妝台上瓶瓶罐罐標榜各式各樣的用途,不管是急救、修護或是長期保養,每樣產品都功不可沒、缺一不可。然而有民眾發現,保養品長期使用後會逐漸變得無感,與初期相比甚至感到效果越來越差,難道保養品也與藥物一樣有耐受性嗎? 甲狀腺低下身體出狀況時 肌膚會變蠟黃、乾澀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亭睿表示,保養品之於肌膚,就像是身體之於補品,一般人不會每天吃補品,換句話說保養時機也應該依膚況調整,膚況正常時不一定要每天保養。一般來說,肌膚會反映身體的狀況;例如:皮膚缺乏微量元素鋅,常見於年紀大、飲食不均衡或刻意節食的年輕女性,其肌膚保水能力就會下降、色素也會增加。 另外內分泌,例如:停經、甲狀腺低下…等問題,此時肌膚會變蠟黃、乾澀;正常老化也會讓皮膚保水、修復能力變差,膚況變差的速度可能比保養修護的速度更快,才會導致民眾出現保養品越來越無感的認知。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環境也占了很大因素,紫外線與空汙也是容易忽略的因素之一。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紫外線UVB過量容易造成曬傷、紅腫症狀,紫外線UVA長期曝曬則容易造成皮膚缺乏彈性和皺紋,沒有適當防護肌膚容易出問題,久而久之甚至可能會誘發皮膚癌!空慶汙染(PM2.5細懸浮微粒)危害人體健康,除了呼吸係統疾病、致癌性,對於曝露在外的肌膚也會造成皮膚老化、黑斑、過敏等傷害。
應付初老皺紋 快看看6大迷思肌膚「初老」會出現皺紋,表示皮膚彈性、保水度已經開始下降,此時該如何應付?45歲以上的中年婦女,皮脂腺分泌的油脂越來越少,肌膚一定會變得比較乾,此時就要選擇比較滋潤的保養品,但一定要切記,價格高昂的保養品不一定能與肌膚「配對成功」,有時因為成分太過複雜反而會引起肌膚反彈。每人的皮膚狀況都不同,正確保養時機因人而異,但卻時常出現保養的錯誤觀念,陳亭睿主任分享臨床上常見6大迷思,快來看看你中了幾項: 1) 盲目跟隨潮流/ 剛開始學保養的新手時常將美妝部落客的推薦奉為圭臬,但在不了解自身膚質的情況下,容易用了不適合自己的產品造成過敏、大冒痘。 2) 雙效真的更有效?/ 為了簡單保養,雙效瓶、三效瓶甚至八效合一瓶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醫師表示,一加一不一定大於二,標榜化妝兼保養的產品也不一定可以保護皮膚,有些保養品需要在酸性環境才發揮的出效果,有些可能需要在水溶性環境才行,有些分子量太大無法吸收;因此不是成分多,標榜的效果就能達到多效合一。 3) 膠原蛋白擦的無效/ 擦的膠原蛋白因為分子過大,無法吸收,如果想依靠膠原蛋白美肌,可選擇分子小一點的,用吃的補充膠原蛋白說不定還比較有效。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若是皮膚老化缺乏膠原蛋白,目前也有局部皮膚注射補充的方式。4) 臉脫皮就是太乾?/ 冬天脂漏性皮膚炎患者增加,患者一開始會將臉脫皮誤當臉乾,只要開始發癢就會塗抹保濕產品,等到症狀沒有改善且越來越嚴重,檢查才發現原來竟是皮膚炎作怪。 5) 潔麵皂過度清潔/ 有些民眾只要臉一出油就會洗臉,清水洗過後馬上會油,乾脆利用洗麵皂,一日洗好幾次。皮膚是弱酸性,肥皂是鹼性,過度清潔一定會破壞臉上皮脂膜,引起肌膚反彈。同理可證,過度去角質、過度滋潤都無法讓肌膚保持平衡的正常狀態。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6) 期待用保養品換臉/ 皮膚拉警報時,某些民眾會利用手邊有的保養品急救,希望能在保養過後「換膚」成功。事實上,保養品只能算是穩定膚質的輔助,因此劑量或濃度一定比較低,修復效果與藥方相比也就沒那麼快。期待依靠保養品在短時間內改變膚質或膚況,不如直接找專業醫師! 按膚況使用 不過度依賴同係列產品 每個年齡層皮膚都在變化,需不需要頻繁更換保養品呢?陳亭睿主任表示,年紀增長後更需要加強保養,但正確保養時機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要按膚況使用,不過度依賴同係列產品。皮膚有問題時也該尋求專業醫師意見,正視問題才能擁有健康膚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