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肝按摩五穴位;按摩行間穴去肝火 - 穴位

養肝按摩五穴位;按摩行間穴去肝火

穴位 肝火 養生保健 | 更新于: 2024-12-31 01:00:00

您介紹滋養肝臟的五大穴位,希望對您的身體健康所幫助。

  


1、行間穴:

“行間穴”位於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裏散出去了。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2、肝俞穴:

肝俞穴位於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


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養肝不可缺少的養生要穴。肝俞與太沖搭配,在中醫裏屬於“俞原配穴”法,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臥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縮(督脈)旁開
1.5寸處取穴。

  


3、太溪穴: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測對稱,也就是兩個。這個養生要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養肝必須要滋陰。用太溪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

  


4、太沖穴: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太沖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按摩刺激太沖穴,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5、大敦穴:

大敦穴位於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別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大敦穴取穴時,可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頭腦清晰,神清氣爽。也可以配合食療方:百合蓮子綠豆粥這樣效果更好.


凈肝護肝“三寶”

  

百合

百合幹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解毒、理脾健胃、利濕消積、寧心安神、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主治勞嗽、咳血、虛煩驚悸等癥,對醫治肺絡疾病和保健抗衰老有特別功效。據藥理研究表明,百合幹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因此對多種癌癥都有較好的療效。風寒外感者忌用

  

② 綠豆

綠豆含豐富胰蛋白酶抑製劑,可以利尿護肝。

另外,綠豆可清涼解毒,降火明目,治療中毒中暑,保肝護腎,降血脂膽固醇,抗腫瘤抗菌。吃綠豆時要用液體的形式,如綠豆湯,綠豆糕的效果會差一些。

  

③ 蓮子

蓮子可除肝肺熱毒,養陰潤肺,清心安神,鎮靜抗癌,滋補精血,帶心蓮子能清肝火、祛除雀斑,但是不能久煎。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蓮子芯所含生物堿,具有顯著的強心護肝作用,蓮芯堿則有較強安神及抗心律不齊的作用,助你有個安穩覺,千養萬養不如睡養,睡得香自然有好處啦!

  

百合蓮子綠豆粥能通過利尿、清熱的辦法,來化解並排出肝臟及體內累積的多種毒素,可起到保肝護肝功效。

  

女性朋友還可以搭配有調節內分泌、補虛益損功效的食材來研磨成粉食用,比如加入紅棗、黑豆、黑芝麻、菊花、胡蘿蔔、枸杞,不僅能達到保肝護肝,解毒利尿,養陰潤肺、平肝明目的功效,還能養顏塑身、調經除濕

类似笑话

胃不好?每天按一按這兩個穴位,比胃藥還厲害!

針對消化不良的症狀,我有3個穴位推薦給大家,可以嘗試按摩穴位來緩解!多多按一按唷~

一個穴位,打開祛除濕氣的開關!

按壓手上三個穴位, 眼睛毛病統統不見了!

常刮3個黃金穴位 ,排毒抗衰老(實用)!

10種比吃藥還管用的穴位按摩法(實用)

常按摩四個穴位,對男人好

冬天手腳冰涼,按摩一個穴位幫你搞定!簡單易行,不妨試試!

揉一個穴位,可療20多種疾病

記住這八個穴位,讓你和家人百病消除,終生受益!

秘不花錢,能治病的人體8個穴位(附穴位歌)

三大穴位最養肝,碰一碰就有超有效!

多刺激兩個穴位,讓父母擺脫老花眼之苦!還可抑製老年性白內障,並預防眼睛衰老疲老!

常按三穴位,心臟病不找你

腳底板「這1個穴位」,是專治「糖尿病」的奇穴!

身體3個穴位碰不得,一碰就折壽!你碰了幾次?

身上這個器官顏色越深,表明身體堵塞越嚴重,導致氣血不足,失眠!心血管疾病 纏身!!只要每天按這一穴位!血管通暢!

多多按揉,眼周圍的穴位

身體這些穴位,千萬不能隨意按,按錯了輕則傷害器官,重則連命都沒了!告訴家人平常一定要注意!

「腰痛」別再吃止痛藥!「兩穴位按壓」自己來,天然緩解下背痛、治腹瀉,更能改善糖尿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