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時節正式開始,雨量增多,天地之間濕氣加重。很多地方進入陰雨連綿的梅雨天。 人體也一樣,濕能傷脾。很多人會感到食欲不振,飯後腹脹,氣短乏力。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以上癥狀,那麼很有可能你已經被「濕毒」侵體。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脾之外候。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所以舌象也是疾病的窗戶,通過觀察舌象,可以了解我們體內臟腑的健康情況。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體大小適中,舌麵有一層薄白的舌苔,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出現舌苔紅而胖達,舌邊齒痕明顯,舌苔厚膩,則可能預示「濕毒」入體。 
這裡所說的「濕毒」其實就是「脾虛濕盛」。脾虛,運化功能減退,則水液代謝失調,水液堆積,形成痰濕。具體還有以下表現: 頭髮愛出油,麵部油亮; 大便粘滯不暢,小便渾濁; 麵色淡黃髮暗,胸悶乏力,嗜睡肢腫; 小腿肚子常發酸、發沉,身體困重; 睡覺流口水,起床時頭髮昏,耳內濕; 小肚子變大,體型肥胖,人懶不愛動。 
如果「濕毒」一直得不到祛除,久而久之就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痛風和一些併發症。如:痛風腎病泌尿繫結石、腎功能不全等,嚴重者還會導致尿毒症。 因此,一旦符合上麵1-2條癥狀表現,祛濕調理刻不容緩。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穴位排毒——陰陵泉
陰陵泉有健脾利濕的作用。經常點按或用刮痧的方式刺激腿部陰陵泉穴,不僅可以達到祛痰濕排濕毒的效果,還對膝關節疼痛、膝關節水腫有緩解作用。 
小貼士: 刮痧前可以塗抹刮痧油,以減少皮肉痛苦; 如果家中沒有刮痧板,也可以用梳子、硬幣、勺子替代; 刮痧時及刮痧後應注意避風保暖; 刮痧後3小時內不宜洗澡,避免舒張開放的毛孔受到風寒濕邪侵襲。 
中醫刮痧難以避免會帶來一些疼痛。對於怕疼又難以堅持刮痧的朋友,推薦了兩個調脾祛濕極佳的食療方。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2、健脾祛濕方 ——蠶豆鯉魚湯
【材料】 鯉魚,蠶豆,蔥薑適量 【做法】 將魚內臟去除洗好,蔥、薑切段; 鍋中放少許油,將蔥、薑放入爆香; 放入鯉魚稍煎一會兒; 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中火煮開; 煮30分鐘湯即濃稠; 蠶豆去掉外皮,倒入,放鹽稍煮即可關火。 
【功效】 蠶豆、鯉魚皆可補中益氣,健脾益胃,利濕消腫。 ※注意:脾虛肥胖者不宜多加糖。過甜的食物會妨礙脾的運化,有濕毒的人加糖會導致痰濕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