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了,生命通道就危險了。不少保健品商家瞄準這一點,宣稱只要定期清理「血管垃圾」,就不會患上心血管病。
其實,血管發生血栓並非「垃圾」擁堵導致,也不需要所謂的「排毒」。
喝水,最簡單的「清血管」習慣 在保養血管的各種方法中,有一種流傳得很廣:血管堵塞,是因為裡麵堆積了太多垃圾,得定期排毒清理。這一「理論」被很多保健品廠家作為依據,印上宣傳廣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程康林提醒,血管其實沒必要藉助外界幹預排毒。 所謂「血管垃圾」,主要指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代謝廢物。它們之所以存在於血管中,是因為血液流動可以將其運送到特定的身體器官,然後被肝臟、腎臟代謝分解,並排出體外。 理論上說,這些代謝廢物無需採取額外手段排出,如果想要排出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喝水。 此外,人體正常的代謝廢物也不會堵塞血管,堵塞血管的是脂類物質。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例如膽固醇,適度水平的膽固醇可以維持人體正常運轉,但如果長期膽固醇水平較高,就容易引起動脈血管粥樣斑塊。斑塊一旦破裂就會形成血栓,可能導致血管堵塞,引起腦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血栓形成有3個原因 既然「毒素」不會堵塞血管,那血栓又是怎麼回事呢?從臨床上看,血栓形成有以下幾個原因: 凝血係統功能失衡 在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下,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是不會凝固的,但在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下,血管內皮細胞會出現紊亂,繼而導致凝血係統功能失衡,引起一係列的病理反應,最終形成血栓、血管堵塞等問題。 血液組分發生變化 血漿中存在一些具有抗凝作用的蛋白,如類肝素物質、蛋白C、蛋白S以及抑製凝血酶活性的抑製物等,若由於某些因素導致抗凝蛋白髮生異常,就會引起血液高凝。
血脂增高 人體攝入適量的脂類物質有助於身體正常運轉,但攝入過多,使其長期存在於血管中,則易導致血流速度減慢,或出現動脈血管斑塊,誘發血栓。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預防血管堵塞,不應該通過服用保健品等「排毒」,而應從生活習慣入手。 長期熬夜,心腦血管的生物鐘會被打亂,繼而導致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引起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黏稠度增加等現象。 餐餐攝入高油、高鹽、高糖食物,容易使血管裏的脂肪越積越多,最終堵塞血管。 60歲以上老年人是血管堵塞的易發群體,應重視血液流變學及凝血酶原的檢測,注意定期檢查血管的彈性,判斷是否已存在硬化跡象。 血管好不好,5個動作摸出來 人體的血管隱藏在皮膚之下,它是否健康從體表看不出來,但可以「摸」出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身體有5個地方,摸一摸,能大致判斷血管好不好。 摸手腕 把手指輕輕搭在手腕靠近大拇指一側,感受自己的脈搏。 正常的脈搏與心率一致,每分鐘60~100次,且間隔規律。若脈搏跳動不規律,可提示房顫、血管狹窄等疾病。 觀察脈搏是發現房顫最簡單易行的方法,還可以讓家人同時把手放到自己的手腕和胸口,檢查兩者跳動是否一致,心臟和脈搏跳動不一致也是房顫的表現。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除此之外,鎖骨下動脈狹窄也會影響脈搏正常跳動,出現一側脈弱,甚至摸不到的情況。 嚴重的鎖骨下動脈狹窄不僅影響上肢血流,還會影響腦部的供血,產生頭暈、看不清東西、走路不穩等癥狀。如果發現自己脈搏過快、過慢或節律紊亂,要儘快檢查,找到原因。 摸肚子 肥胖會增加全身各個臟器,尤其是血管的負擔,增加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胖不胖,不光看體重,還要看腰圍,腰圍是心腦血管疾病更敏感的預測指標。
腰圍測量方法:用皮尺在臍上 0.5~1厘米處水平繞一周,肥胖者選腰部最粗處水平繞一周。中國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被認為是腹圍超標。摸腿部 按壓自己的腿部,如果發現一側比另一側粗,一按一個坑,或者雙腿發沉、發脹,可能是水腫了。下肢水腫是由於血液迴流不暢或體液淤積在下肢導致的。 沒有明顯誘因的一側或雙側下肢水腫,可能反映嚴重的疾病,如心功能不全、靜脈曲張、肝腎疾病等。出現這種情況,就要及時就醫。 摸腳背 足背動脈的搏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管健康狀況,其強度因人而異,有些人搏動很強,有些人似有似無,主要與天生差異或腳的胖瘦有關。 但是,如果一個人的足背動脈搏動發生了變化,那有可能預示著動脈出現了問題。 如果一側足背動脈搏動減弱且左右不對稱,原因通常就是下肢動脈硬化。如果雙腳的足背動脈都越來越弱,還要警惕髂總動脈等位置相對更高的血管出現了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等。 糖尿病人出現血管問題的風險更高,更應關注足背動脈搏動。 摸脖子 男性脖子正中的喉結(女性為相應位置的軟骨突起)兩側是頸動脈,把四指輕輕搭在一側,感受頸動脈的搏動,然後再換到另一側,判斷兩側搏動是否強弱一致,如果一側搏動減弱甚至消失,可能是頸動脈狹窄的表現。 但需要注意,一定不要用力按摩或者同時觸摸兩側的頸動脈,以免腦部缺血。自己若做不好,應請專業人士幫忙檢查。 觸摸身上這5個地方,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我們監測血管狀況,防患於未然。 不過,這些自檢方法最多只能起到提示作用,確診疾病還需要在醫院進行體檢以及更多的檢查。 7個習慣防住血管病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顧東風院士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指出,我國20歲以上成年人中,約60.5%的冠心病和腦卒中死亡,歸因於沒有達到7項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指標,分別是吸煙、體重指數、體力活動、飲食、血壓、總膽固醇和空腹血糖。 若日常生活中努力糾正過來,完全可以避免發病,並且六成心腦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針對上述危險因素,李康給出了以下指導建議。 1、戒煙
吸煙時,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刺激血管運動中樞,並刺激體內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引起心率加快、末梢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因此,生活中要盡量做到不吸煙、遠離二手煙。
2、控體重
日常飲食,保證每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合理搭配,能滿足身體所需即可,盡量不要超過熱量上限。 同時,要少吃熱量較高的油炸食品、方便食品和快餐等。 3、常運動
運動能改善血液循環,對降低血脂、血壓和體重效果明顯,還可舒緩壓力,愉悅身心。 建議根據自己年齡、性別、體力等不同情況確定運動時間和強度。 一般可多進行慢跑、快走、遊泳、騎車等有氧運動,每次堅持30分鐘,每星期至少5次,運動後心率加年齡以不大於170為宜。 運動狀態以身體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後自感身體輕鬆為最佳。 4、合理飲食
飲食油膩會導致血脂增高,過多的血脂附在血管上,就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引發血栓。 建議日常飲食要減少攝入鹽、糖、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等,多吃低熱量且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和其他營養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雜糧、瘦肉、魚類或低脂乳製品等。 5、控血壓
血壓高時,血流對血管的衝擊力增大,使動脈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容易產生動脈硬化。 不少人天然存在動脈擴張或動脈瘤,一旦血壓突然升高,動脈瘤破裂,會引起腦出血。因此,血壓應控製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建議平時少吃鹽,每人每日控製在6克內,多用蒸煮等烹調方法,少用醬油、味精等調味品。兒童、青少年也要注意血壓監測和預防。 6、控血脂
當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增多,易在血管壁上沉積並形成斑塊,甚至堵塞血管、形成血栓,導致急性心梗或腦梗。 建議飲食以少油為原則,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尤其少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奶油、黃油等。 7、降血糖
在長期高血糖的作用下,動脈內皮細胞容易受損,血管壁的通透性也會變差,脂質容易沉積在血管內皮,進而導致血管狹窄,引起冠心病、腦梗等疾病。 建議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胡蘿蔔、芹菜、燕麥、柑橘等,能延緩腸道吸收糖分。 |